[实用新型]一发多收的超声波探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31713.3 | 申请日: | 2009-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缪洪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缪洪生 |
主分类号: | G01N29/24 | 分类号: | G01N29/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5 | 代理人: | 周建观 |
地址: | 21316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发 超声波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金属探伤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进行超声波无损探测所用设备的部件。
背景技术
超声波探伤是发现金属疲劳裂纹以及缺陷进而确保安全的重要检测手段,现有的超声波探伤仪通常是采用手工的操作,对探伤工作人员要求具有调节仪器和较多的判断经验,探头和被检的工件藕合性较差,而已有的自动超声波探伤机用的探头,大多采用一发一收的结构,需要经常调整探头的位置来检测被检测物,而对被检查的工件来说,由于折射角的角度范围小,容易漏探,探伤效果差,需要探伤的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范围大、探伤效果好的一发多收的超声波探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发多收的超声波探头,包括外壳、发射块、接收块发射压电晶片固定在发射块上,发射压电晶片通过导线与发射接线座电连接,接收压电晶片固定在接收块上,接收压电晶片通过导线与接收接线座电连接,发射块通过吸声块与外壳固定连接,接收块也通过吸声块与外壳固定连接,发射块位于外壳内的一侧,所述接收块有多个,多个接收块依次相连地排列在发射块与外壳内的另一侧之间;所述发射块的上端面与前端面的交线和下端面与前端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α1为2.15°~60°,所述发射块的上端面与左端面的交线和下端面与左端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β1为2°~50°;所述接收块的上端面与前端面的交线和下端面与前端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α2为2.15°~60°;所述接收块的上端面与右端面的交线和下端面与右端面的交线之间的夹角β2为2°~50°。
所述发射块上的发射压电晶片是由两个以上的压电晶片交叉成一体。
所述发射块的总长度等于多个接收块的总长度。
所述外壳内设有磁块。
所述发射压电晶片和接收压电晶片的频率为1.5MHz~7MHz,其长度为2mm~200mm,宽度为2mm~20mm。
所述发射块和接收块下端面为平面。
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一个探头即可实现一发多收,因而可以扩大扫描面积,节约时间,减少了探头因一发射一接收而盲区大的缺点,不仅检测范围大,检测的效果好,而且经济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个接收块连接一起使用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块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块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一发多收的超声波探头,包括外壳1、发射块2、接收块6发射压电晶片3固定在发射块2上,发射压电晶片3通过导线3-1与发射接线座4电连接,接收压电晶片7固定在接收块6上,接收压电晶片7通过导线7-1与接收接线座8电连接,发射块2通过吸声块5与外壳1固定连接,接收块6也通过吸声块5与外壳固定连接,发射块2位于外壳1内的一侧,所述接收块6有多个,多个接收块6依次相连地排列在发射块2与外壳1内的另一侧之间;所述发射块2的上端面2-1与前端面2-2的交线2-1-1和下端面2-3与前端面2-2的交线2-1-2之间的夹角α1为2.15°~60°,所述发射块2的上端面2-1与左端面2-4的交线2-1-3和左端面2-4与下端面2-3的交线2-1-4之间的夹角β1为2°~50°;所述接收块6的上端面6-1与前端面6-2的交线6-1-1和下端面6-3与前端面6-2的交线6-1-2之间的夹角α2为2.15°~60°;所述接收块6的上端面6-1与右端面6-4的交线6-1-3和右端面6-4与下端面6-3的交线6-1-4之间的夹角β2为2°~50°。
如图1所示,为了能让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检测探头粘结在被检测物件上,方便使用,所述外壳1内设有磁块9。
如图1所示,为了更好的达到探伤效果,所述发射压电晶片3和接收压电晶片7的频率为1.5MHz~7MHz,其长度为2mm~200mm,宽度为2mm~20mm。当然本实用新型也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电晶片一般采用高钛酸铅为原料做成的压电陶瓷片PT6。
如图1所示,为了与待检测物件更好的吻合,所述发射块2和接收块6下端面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缪洪生,未经缪洪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31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阀的双功率节能驱动电路
- 下一篇:巴马格20头纺卷绕牵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