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28876.6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3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坤;杨程;郑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234 | 分类号: | C01B25/23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71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化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投料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五硫化二磷用于工业磷酸除砷、铅等重金属制取食品级磷酸,因其水解后不带入杂离子、工艺简单、消耗定额低等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因其在磷酸中水解产生硫化氢时反应激烈、硫化氢在空气中爆炸极限范围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通常的实际操作方法是将五硫化二磷用干燥的瓢直接撒到磷酸液体表面,其水解产生的硫化氢有65%以上都未参与磷酸除砷反应而被抽风机抽出放空,导致五硫化二磷的利用率仅有30%不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投料器,可以提高五硫化二磷用于工业磷酸除砷的利用率,减少硫化氢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消除五硫化二磷水解时剧烈反应释放出的硫化氢易燃烧、爆炸的不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投料器,盖子通过紧固件与筒体连接,盖子和筒体上设有多个通孔。
筒体、盖子和紧固件材质为316L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投料器,通过先将五硫化二磷装入到带有通孔的投料器内,再将其连同投料器放入磷酸除砷釜底部。由于磷酸只能经由投料器上的小孔与五硫化二磷接触反应,从而避免了五硫化二磷与磷酸中的水直接接触反应,减缓了反应的剧烈程度,使其缓慢释放出硫化氢,从除砷釜的底部在磷酸中向上逸散,在搅拌机的搅拌下与磷酸中的砷接触反应生成沉淀。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操作简便,将五硫化二磷的投加方式由直接投加改为使用投料器投加,可防止五硫化二磷与酸中的水直接大量接触、剧烈反应时释放出的硫化氢燃烧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消除了硫化氢燃烧、爆炸的安全隐患。
由于五硫化二磷与磷酸中的水反应释放出的硫化氢从磷酸除砷釜底部向上逸散,比直接将五硫化二磷投加到磷酸液面延长了硫化氢与酸中的砷酸、亚砷酸反应的接触时间,避免了硫化氢被抽风机直接抽出放空,使五硫化二磷水解生成的硫化氢更多地参与除砷反应,有效地提高了五硫化二磷的利用率。利用该实用新型可将五硫化二磷的利用率提高至75%以上。
316L不锈钢材质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延长投料器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了化学反应产生的杂质污染磷酸。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投料器,盖子2通过紧固件1与筒体4连接,盖子2和筒体4上设有多个通孔3。
筒体4、盖子2和紧固件1材质为316L不锈钢。
将工业磷酸加入除砷釜并升温至工艺要求的温度后,将五硫化二磷先投入筒体4内,用紧固件1安装和盖子2和筒体4,再将其连同五硫化二磷一起投入磷酸除砷釜中,使其藉自重沉入磷酸除砷釜底部。磷酸经小孔与五硫化二磷接触反应水解,释放出硫化氢气体与砷酸、亚砷酸、铅等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达到除砷、除重金属的目的。磷酸再经过过滤、活性炭脱色、曝气等处理,即可制得砷含量低于0.5ppm的合格的食品级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88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