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喷发动机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20486.4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1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朱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辉 |
主分类号: | F02D43/00 | 分类号: | F02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喷 发动机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管理系统,具体涉及电喷发动机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是汽车电子系统的核心技术产品。采用发动机电子控制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同时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目前,发动机电子控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高新技术,发动机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发动机一切技术进步的依托。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产值在整个汽车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汽车级别的提升而升高,可达30%以上。
国外发达国家自60、70年代开始进行汽油机电控喷射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使该项技术日臻完善。汽油机电控喷射系统已成为现代发动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整机性能、技术水平的标志。目前,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控制策略日益复杂,功能日益完善,已从发动机控制向着发动机变速箱一体化控制及整车集中控制发展。
目前汽车行业所使用的发动机管理系统的主流厂商基本为国外公司,且大部分是随汽车主机引入国内的,主要为博世、德尔福、马瑞利、电装、西门子和摩托罗拉等。国内主要以这些公司的合资企业,如联合电子,为主机厂提供发动机管理系统。
但是,国内汽车发动机管理系统技术水平的还仍然存在相对落后的问题,制约了国内汽车工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喷发动机管理系统,该电喷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电控单元1、传感器部分2、点火系统3、喷油器组件4和其他执行元件5,电控单元1分别与传感器部分2、点火系统3、喷油器组件4和其他执行元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元1包括:微处理器101以及分别与所述微处理器101电连接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102、脉冲信号调理电路103、开关量调理电路104、通讯接口电路105、点火驱动电路106、喷油驱动电路107、驱动放大电路108和开关量输出控制电路109。
传感器部分2中的进气歧管压力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氧传感器电压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和蓄电池电压传感器分别与模拟信号调理电路102连接;
传感器部分2中的曲轴位置信号传感器、判缸信号传感器和车速信号传感器分别与脉冲信号调理电路103连接;
传感器部分2中的空调请求与选档传感器和助力转向器信号传感器分别与开关量调理电路104连接;
传感器部分2中的诊断装置传感器和标定设备传感器分别与通讯接口电路105连接;
点火系统3与点火驱动电路106连接;
喷油器组件4与喷油驱动电路107连接;
其他执行元件5中的怠速旁通阀步进电机和发动机转速指示表分别与驱动放大电路108连接;
其他执行元件5中的空调离合器继电器、电喷发动机故障灯、主电源延时继电器和碳缸电磁阀分别与开关量输出控制电路109连接。
点火系统3包括电源301、点火线圈302、功率驱动电路303、第一火花塞304和第二火花塞305,点火线圈302包括初级线圈306和次级线圈307,所述初级线圈306的一端接电源301,所述初级线圈306的另一端和功率驱动电路303相连,所述次级线圈307的两端分别接第一火花塞304和第二火花塞305,第一火花塞304设置于第一汽缸,第二火花塞305设置于第二汽缸。
所述微处理器101为MC9S12DP256芯片。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辉,未经朱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20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管龙头起泡器
- 下一篇:塔吊用预制拼装式混凝土基础的抗剪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