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0920218421.6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序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序 |
主分类号: | F16H37/12 | 分类号: | F16H37/12 |
代理公司: | 乌海市知新专利事务所 15104 | 代理人: | 靳红霞;石玉忠 |
地址: | 015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传递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传动装置可传递运动和动力,齿轮传动是机械领域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传动形式,齿轮传动可以将转速和转矩从主动轴传递给从动轴,但实际上往往由于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距离较远,或需要较大的传动比等原因,需要采用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机构庞大,另外齿轮造价高,由几个齿轮组成轮系进行动力传递成本高,投入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可靠,输出力大于输入力几倍的动力传递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主动齿轮、杠杆、曲轴,杠杆的动力臂连接于主动齿轮,杠杆的阻力臂连接于曲轴;杠杆的动力臂与主动齿轮的连接结构是:杠杆的动力臂顶端具有滑块,主动齿轮上具有滑槽,所述滑块在滑槽中滑动;杠杆的支点两侧具有支点滑块,支点滑块与杠杆之间为轴连接;所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外壳内壁上具有轨槽,杠杆的支点滑块在所述轨槽内滑动,轨槽为直线槽,所述轨槽的中心线与曲轴的中心线、主动齿轮的圆心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杠杆动力臂与主动齿轮的连接结构可以是:所述主动齿轮为两个同步运转、相对的一对齿轮,两个齿轮相对的面儿上具有相对的滑槽,滑槽的中心线是齿轮面的一条直径;杠杆的动力臂顶端两侧具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主动齿轮的滑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将杠杆连接于主动齿轮与曲轴之间,将杠杆动力臂顶端的滑块嵌入主动齿轮的滑槽中,主动齿轮的转动带动杠杆主力臂转动,杠杆的支点滑块在轨槽中作往复直线运动,杠杆的阻力臂带动曲轴转动,本实用新型将主动齿轮推动杠杆动力臂的力通过杠杆原理放大后传递给曲轴,实现了力的增倍传递,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同时主要体现了对能源的成倍节省。根据动力学原理,在阻力值不变的情况下,阻力轴的转速越高,需要动力源输出的动力就越大,而本实用新型和其他齿轮减速器相比,在阻力轴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因为本结构加装的杠杆加力机械部分,只增加动力而不降低转速,而阻力轴的转速在和其他减速器的转速达到一致时,也利用了齿轮减速加力的原理,即本实用新型同时兼容了齿轮减速器加力和杠杆加力的工作原理,把这两种机械融合在一起,使阻力轴传递到动力源的阻力大幅度降低,也就大幅度降低动力源的作功功率,体现出本实用新型能够成倍节省能源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主动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镶嵌在主动齿轮滑槽中的滑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的动力传递装置,包括主动轴1、主动齿轮2、杠杆3,曲轴4,主动轴1与主动齿轮2相连接,杠杆3连接于主动齿轮2与曲轴4之间,主动齿轮为两个同步运动并相对的齿轮。杠杆动力臂顶端两侧各具有滑块5,滑块5通过轴6连接于杠杆动力臂顶端两侧,滑块5结构如图4所示。如图3所示,两个主动齿轮2相对的面上各具有滑槽7,滑槽7位于两个主动齿轮2相对的面的正中部,滑槽7的中心线为齿轮面的一条直径。滑块5在滑槽7内滑动。杠杆支点的两侧各具有支点滑块8,支点滑块8与杠杆3在支点处通过轴9连接,在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上设有轨槽,支点滑块8在所述轨槽内滑动。轨槽为直线槽,轨槽的中心线与曲轴的中心线、主动齿轮的圆心在一个平面内。
根据需要,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一套单独工作或几套串联、并联工作。
杠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根据动力输入、输出情况及杠杆所能承受的扭力来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序,未经陈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84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