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变蓄热换热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217393.6 | 申请日: | 2009-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崔海亭;郭丽霞;曹向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C09K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18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变 蓄热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源存储与释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相变蓄热换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能源的大量消耗,节能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工业余热、废热的利用已经成为各国研究开发的重点,然而这些能源都具有间断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所以,能量存储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现有的能源结构中,热能是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热能存储主要有显热蓄热、潜热蓄热和化学反应蓄热3种。潜热蓄热因其储能密度大,蓄热和放热过程近似等温过程,易于运行控制而成为主要的蓄热手段。潜热蓄热就是利用相变材料的熔化和凝固来有效地储存和释放大量热量,其设备体积小,热效率高。但是,由于一些相变材料本身存在导热系数低的缺点(如结晶水和盐类、石蜡和脂肪酸类相变材料等),而且在释放潜热的固化阶段,相变界面会由表及里的移动,随着固化层的增加,热阻也逐渐增加,从而降低了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相变材料的实际应用。为了改善相变材料导热能力差的缺点,通常采取的措施是在相变材料中添加金属填料、石墨、在封装壁面上加肋片以及进行胶囊封装或将不同的相变材料进行组合等,由此来提高蓄热系统储、放热的速率,使相变材料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虽然由于金属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强化了蓄热系统的传热,但有的金属和一些相变材料不相容,从而限制了强化方法的实施。此外,金属的密度一般较高,导致蓄热系统的重量增大。所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在对相变蓄热材料进行传热强化时,除考虑导热系数的提高外,还必须考虑与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容性问题和蓄热密度的提高。
针对上述强化蓄热材料过程中的缺点和困难,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碳纤维来强化蓄热过程的相变蓄热器。利用碳纤维的高导热性能来提高整个蓄热体系的传热效率。碳纤维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能力,纤维直径很小,有利于在材料中均匀布置,且能与绝大多数相变材料相容。许多价格便宜的碳纤维具有和铝、铜一样高的导热系数,而且碳纤维的密度一般比那些常用于蓄热强化的金属密度低。由于碳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它成为优良的强化相变蓄热物质之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相变蓄热换热器,在蓄热换热器的换热管内充装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材料内添加碳纤维刷,利用碳纤维优良的导热性能,较强的耐腐蚀能力,提高蓄热效率和蓄热密度,使蓄热放热过程稳定高效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相变蓄热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壳体、换热管,所述的换热器壳体设有流体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壳侧内设有扰流板。所述换热管以并联形式置于换热器壳体内,换热管内充填相变蓄热材料,相变蓄热材料内置入碳纤维刷。
所述的相变蓄热材料为结晶水和盐类、石蜡、脂肪酸类等相变材料。
所述的碳纤维刷为直径10-20μm的碳纤维制成,碳纤维刷置入换热管内,碳纤维刷直径比换热管直径大5-8%,碳纤维刷的体积分数为5-7%。
所述的换热器外圈置有保温材料。
本发明具有显著的优点和积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行,在相变蓄热材料内添加了碳纤维刷,使混合相变蓄热材料的有效导热系数增加2-4倍,加快了流体与相变蓄热材料间的换热,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蓄热效率和蓄热密度,使蓄热放热过程稳定高效的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相变蓄热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相变蓄热换热器中碳纤维刷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相变蓄热换热管内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和碳纤维刷的示意图。
图中,1.1-流体进口管,2.1-封头,3-碳纤维刷,4-相变蓄热材料,5-换热管,6-扰流板,7-蓄热换热器壳体,1.2-流体出口管,2.2-封头,8-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例仅为参考和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加以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73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防爆轻质盾牌
- 下一篇:平板状热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