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清灰棒无效
申请号: | 200920211098.X | 申请日: | 2009-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豪;钱晶;方杰;祝顺青;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9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永磁 清灰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谱分钢仪的电极座孔的清洁器具,尤其涉及一种永磁清灰棒。
背景技术
钢管厂生产钢管过程中,要对钢管的材质及化学成分进行检测与分析,光谱分钢仪就是钢管厂较常用的检测与分析仪器之一。光谱分钢仪的检测与分析基于采集电极与钢管表面的高压击穿火花在钢管表面的反射光源,图2为光谱分钢仪中的电极及电极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电极座8安装于电极座体7(绝缘材质),弹簧9和电极5安装于电极座8的电极座孔81内,电极护套6(绝缘材质)定位电极5并固定于电极座体7,由于电极5的端头51与钢管4表面在电击穿过程中,电火花对钢管4表面产生一定的电腐蚀,从而会产生氧化粉末,一般在线检测的设备上,电极5位于钢管4的下侧,这样,产生的氧化粉末会掉于电极5并沿着电极5进入电极座8的电极座孔81内,附着在电极座孔81的孔侧面及孔底部,由于电极、弹簧、电极座是电路的一部分,这些部件附着有氧化粉末后,会导致相互的接触不良,影响击穿电压,影响电火花的产生或电火花的质量,从而影响光源的采集,因此,需要对电极座孔内的氧化粉末定期进行清除,一般2至3天清理一次。现有的清理方法是把包括电极座体、电极座、电极、电极护套在内的整个部件卸下后,在线下清理,从拆卸到安装大约需要40分钟,时间较长,影响生产,所以考虑用一种永磁清灰棒,使得清理氧化粉末时不拆装整个部件,而仅拆卸一个电极护套就可以在线进行清理氧化粉末,节约清理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永磁清灰棒,使得清理光谱分钢仪的电极座孔内的氧化粉末时不拆装整个部件,而仅拆卸一个电极护套并且在线进行清理氧化粉末,清理一次约需要10分钟,与现有清理方式相比,节约清理时间30分钟,从而相对增加生产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永磁清灰棒,包括一个永磁棒、一个手柄、一个手柄护套,手柄护套安装于手柄中部,手柄与永磁棒紧配连接;
所述一个永磁棒,其为一个圆柱永磁磁铁,直径小于电极座孔内径约0.4毫米左右,永磁棒一端配有一个圆柱孔,手柄插入圆柱孔紧配连接;
所述一个手柄,其为圆形细长杆,一端与永磁棒连接,另一端设置一个小弯钩(见图1),小弯钩用于取出电极座孔内的弹簧;
所述一个手柄护套,其为圆形管件,由绝缘材质作成,紧套于手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清灰棒,其使用原理为:由于电极座是铜质材料,电极座体、电极护套为绝缘材料,均属于非铁磁性材料,而氧化粉末属于铁磁性材料,所以当永磁棒靠近上述另部件时,仅有氧化粉末被吸附于永磁棒。因此,一种永磁清灰棒是这样使用的:卸下电极护套,取出电极,用手柄一端的一个小弯钩取出弹簧,把永磁棒插入电极座孔内,旋转并上下移动,取出并除去附着于永磁棒的氧化粉末,重复上述过程一次,清理结束并安装弹簧、电极、电极护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永磁清灰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环境中的电极及电极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配合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永磁清灰棒,包括一个永磁棒1、一个手柄3、一个手柄护套2,手柄护套2为圆形管件,由绝缘材质作成,紧套于手柄3的中部,永磁棒1的直径12小于电极座孔81的内径约0.4毫米左右,永磁棒1的一端配有一个圆柱孔13,手柄3的一端32插入圆柱孔13紧配连接,手柄3为圆形细长杆,另一端有一个小弯钩31,小弯钩31用于取出电极座孔81内的弹簧9,本例中,永磁棒1的底面11的周边不倒角,起到铲刮附着在电极座孔81的内侧面的氧化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110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钥匙牌学习玩具
- 下一篇:游戏机支撑座的手柄充电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