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格构柱提升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209901.6 | 申请日: | 200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9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许书贤;周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16 | 代理人: | 李彦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格构柱 提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结构安装提升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格构柱提升架。
背景技术
大型钢结构整体提升过程中,传统方法为采用永久性格构柱作为提升受力点,也即承重平台。采用这种方法,钢结构整体提升时的受力点局限于永久性格构柱,因此对格构柱的高度、受力大小、坐标位置要求较高,使得设备复杂,造价高,适应性差,且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操作灵活、适用范围广的提升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格构柱提升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发明目的:
一种格构柱提升架,包括调节支座、框撑柱、构造平台和路基箱,其特征是:调节支座固定在路基箱上,调节支座上固定框撑柱,框撑柱顶部固定构造平台,调节支座由底座、万向螺栓和连接件组成,底座固定在路基箱上,底座中部开有一盲孔,万向螺栓球形的一端嵌入底座中部的盲孔内,连接件套在万向螺栓上并与之以螺纹连接,
框撑柱由基本节沿纵向拼接而成,基本节由横向连接杆、纵向连接杆、斜拉杆、法兰盘和连接耳板和组成,横向连接杆之间通过法兰盘首尾连接构成上下平行的两个正方形框架,纵向连接杆连接上下两个平行的正方形框架以构成一立方体框架,斜拉杆连接立方体框架纵向各个侧面的对角线,法兰盘还和连接耳板固定连接,连接耳板和调节支座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构造平台由2条平台架和4个支撑柱组成,2条平台架以中点为垂足互相垂直连接固定而成,平台架两端的下部分别固定一支撑柱,支撑柱和框撑柱的连接耳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格构柱提升架,其特征是:调节支座的中心线垂直度在30mm以 内。
所述的格构柱提升架,其特征是:框撑柱的横向连接杆长为1m,纵向连接杆长为1.5m,框撑柱由9节基本节沿纵向拼接而成。
所述的格构柱提升架,其特征是:构造平台的平台架选用工字型槽钢。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按如下步骤依次进行:
1.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根据图纸位置进行定位;
2.地基处理:对承重地基进行夯实碾压,铺设混凝土垫层;
3.在地基上铺设路基箱,路基箱铺设加强了支架承载面积,同时能使整个格构柱提升架沉降均匀;
4.设置调节支座,本实用新型要求中心线垂直度控制在30mm以内,施工时通过经纬仪测量调节支座的垂直度,以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垂直度偏差;
5.在调节支座上连接框撑柱,框撑柱由基本节组成,基本节采用在地面横向拼装完成,在现场由吊机整体吊装就位;
6.顶部采用基本节将四个框撑柱连接牢固,连接利用耳板螺栓连接或焊接。然后搭设一个构造平台。
本实用新型采用格构柱提升架作为临时承重平台,解决了大型钢结构整体提升中承重平台局限于永久性格构柱的问题,和传统的永久性格构柱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为临时性承重平台,可随拆随装,操作简便,应用性较广;2.制作安装简单,可在地面将散件拼装后用吊车放置到受力点位置;3.可根据工程实际要求调节格构柱高度;4.本实用新型作为承重平台可承受的反应力达2kN。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框撑柱基本节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构造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构造平台的平台架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构造平台的轴测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8是图7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格构柱提升架,包括调节支座1、框撑柱2、构造平台3和路基箱4,具体结构是:
调节支座1如图1所示,由底座11、万向螺栓12和连接件13组成,底座11固定在路基箱4上,底座11中部开有一盲孔,万向螺栓12球形的一端嵌入底座11中部的盲孔内,万向螺栓12可多角度调节以使得调节支座1的中心线垂直度偏差在30mm以内,连接件13套在万向螺栓12上并与之以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冶成工上海五冶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209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梁的装置
- 下一篇:基础底板后浇带模板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