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锤或锤钻中的手柄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9380.0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9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忠鑫;何晓兵;包晓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D11/00 | 分类号: | B25D11/00;B25D17/2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1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锤 中的 手柄 减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锤或锤钻的减震结构,特别是一种电锤或锤钻中的手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电锤、锤钻是种依靠旋转和锤击对工作介质进行移除的工具,其锤击的反作用力如果大部分作用在人体的话,易造成握持手指产生麻木、发白等现象,其严重的还需医学治疗,现市场上许多电锤、锤钻是没有减震结构,其手柄3和箱体是直接用螺钉连接固定,其采用的是刚性连接,这样锤击的反作用力没减弱就直接作用到手臂上,用户在使用其短时间内就易感到疲劳。
实用新型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吸收锤击的反作用力的电锤或锤钻中的手柄减震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电锤或锤钻中的手柄减震结构,包括电锤或锤钻的主体和手柄,主体由箱体和电机壳组成,手柄的上下端分别与箱体和电机壳连接,手柄上端与箱体之间采用弹簧减震机构连接,手柄下端与电机壳之间的采用减震橡胶机构连接。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手柄上端与箱体的弹性连接构成包括螺钉、压缩弹簧和垫片,螺钉依次套入垫片和压缩弹簧与箱体一侧的螺纹孔连接,手柄的上端设有减震仓,垫片的边缘卡入减震仓内。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手柄下端与电机壳的弹性连接构成包括电机壳上的销轴、手柄下端的销孔和减震橡胶,销孔与销轴连接,且销孔与销轴连接间隙内设有减震橡胶。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化,手柄上端与箱体之间设有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通过手柄上、下两部位的减震设计来减少锤击反作用力对用户的不良影响,使工作出现疲劳的时间极大延长,提高了劳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电锤或锤钻中的手柄减震结构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图1。电锤或锤钻中的手柄减震结构,包括电锤或锤钻的主体和手柄7,主体由箱体1和电机壳8组成,手柄7的上下端分别与箱体1和电机壳8连接,手柄7上端与箱体1之间采用弹簧减震机构连接,手柄7下端与电机壳8之间的采用减震橡胶机构连接。
实施例2:参照图1。弹簧减震机构包括螺钉5、压缩弹簧3和垫片4,螺钉5依次套入垫片4和压缩弹簧3与箱体1一侧的螺纹孔连接,手柄7上端设有减震仓6,垫片4的边缘卡入减震仓6内。手柄7上端与箱体1之间设有橡胶套2。在机器工作时,锤击的反作用力能够通过压缩弹簧3的压缩变形吸收掉一部分动能后再传递到手柄7上,这使握持部分的震动能极大的降低。
实施例3:参照图1。减震橡胶机构包括电机壳8上的销轴9、手柄7下端的销孔11和减震橡胶10,销孔11与销轴9连接,且销孔11与销轴9连接间隙内设有减震橡胶10。这样电锤或锤钻的锤击的反作用力传递到手柄7上时也经过了减震橡胶10的压缩变形形成缓冲效果再传递到手柄7上,使作用力大为减少,并且手柄7与销轴9做一定的旋转,从而再次提高减震效果。
需要理解到的是:本实施例虽然对本实用新型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内的发明创造,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友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9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条形工件快速夹紧装置
- 下一篇:轻型快速定位固定夹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