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焦距抛物槽反射柱式聚光太阳能高温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8612.0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久;邢承兴;杨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正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00 | 分类号: | F24J2/00;F24J2/38;F24J2/54;F24J2/48;F24J2/4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沈志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距 抛物槽 反射 聚光 太阳能 高温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焦距抛物槽柱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能够把太阳光聚集在圆柱形受光体上,形成高温热源。
背景技术
抛物线聚光器具有聚焦特性,如图1所示的抛物线聚光器,可以把入射在开口ab之间的太阳光经过一次反射后聚集到一点P上,得到较高温度。从图上看,抛物线各点的斜率不同,越靠近坐标原点,斜率越小,沿Y轴正方向看,抛物线到达一定的位置后,当X有微小增量时,Y方向有较大的增量。在实际应用中,发现这种抛物线聚光器如下的缺点:当抛物线聚光器沿Y轴长度较大时,要使用较多材料,但沿X轴的采光面却很小,造成材料浪费。如用图所示的抛物线聚光器,则有如下缺点:它虽然能有效减少材料投入,但抛物线聚光器的下部聚光,光线过度集中,会产生局部超高温,容易减少受光体的使用寿命,甚至毁坏元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出一种大焦距抛物槽柱式聚光太阳能集热器,它具有合理的聚光比,能够产生高温热源,并使聚光线分布合理,避免局部过高温。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是现有聚光器用材料多,生产成本高,聚光比不合理、易产生局部高温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回转组件和组合支架,组合支架与水平回转组件通过铰链连接,组合支架上刚性连接有抛物线弧形条,抛物线弧形条的内弧面附贴修正基板,修正基板内弧面贴紧有抛物反光板。
本实用新型的抛物反光板是一个大焦距抛物槽形板,截面形线方程为X2=2000Y,截短后,最大弦长通过焦点,抛物反光板轴线南北向倾斜放置,倾斜角可通过南北调整杆调整,整个抛物反光板与组合支架一起,以铰链为中心随水平回转组件作圆周双向回转,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双向跟踪太阳光,其中东西向自动追踪太阳光,南北方向手动季节性追踪太阳光。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与抛物反光板的轴线重合,金属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有效长度为1900mm,外径为70mm、100mm,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内的金属内管是一个两端开口的柱式受光体,直径为32mm、50mm、80mm,金属内管的表面镀阳光选择性吸收层。在一定入射角内,入射到反光板上的太阳光,经一次反射后聚集在受光体上,形成高温热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光跟踪,大焦距抛物槽反射后的太阳光聚集在圆柱体表面(金属玻璃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形成高温热源,提高了太阳能的输出温度,扩大了太阳能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现有抛物线聚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现有抛物线聚光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大焦距抛物槽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抛物槽反光板的光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金属玻璃太阳能真空管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回转组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平回转组件和组合支架7,组合支架7与水平回转组件连接。组合支架7上刚性连接有抛物线弧形条6,抛物线弧形条6的内弧面附贴修正基板5,修正基板5内弧面贴紧有抛物反光板2。
抛物线弧形条6的边缘设有推位边条13,抛物反光板2的边缘出被推位边条13压紧,抛物反光板2的中部压有中部压条12。组合支架7的最上部固定有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该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的轴线与抛物反光板2的轴线重合。
水平回转组件包括铰链8、南北调整杆10、回转轴9、固定轴11、光跟踪电机4、变速齿轮3和底座18。组合支架7通过铰链8、南北调整杆10与回转轴9连接,固定轴11上设有光跟踪电机4和变速齿轮3。固定轴11固定于底座18上。
抛物反光板2是一个大焦距抛物槽形板,截面线方程为X2=2000Y,截短后,最大弦长通过焦点,且平行于X轴,抛物反光板2的轴线南北向倾斜放置。
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安装位置与抛物反光板2的轴线重合。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的有效长度为1900mm,外径为70mm、100mm,太阳能真空集热管1包括玻璃外管15和金属内管14,金属内管14置于玻璃外管15内。玻璃外管15内置消气剂16。金属内管14是一个两端开口的柱式受光体,直径为32mm、50mm、80mm,金属内管14的表面镀有阳光选择性吸收层,金属内管14的二端设有螺纹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正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正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8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