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压铸截止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2714.1 | 申请日: | 2009-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9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黎东峰;包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东峰;包昌强 |
主分类号: | F16K3/00 | 分类号: | F16K3/00;F16K27/04;F16K31/5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710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压铸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截止阀,尤指一种真空压铸截止阀。
【背景技术】
由于压铸件是在高温、高压、高速的条件下生产而成,型腔中的气体若不迅速排除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真空排气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手段。真空截止阀是真空排气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真空截止阀通常包括阀体、设于阀体内的排气道及可移动的阀芯,在压铸开始阶段,真空截止阀排气,气体经排气道抽出,一旦完成抽气,阀芯动作及时关闭排气道,此时液态金属无法从排气道溢出至阀外。在压铸过程中,压力较高,由于阀芯与阀体为间隙配合,液态的金属易进入两者间隙处,待冷却后液态金属形成较硬的金属飞边,飞边不断累积卡在阀芯与阀体之间的间隙内,使阀芯移动过程中产生磨粒磨损,导致阀体或阀芯损坏。另一方面,阀芯与阀体的间隙中卡有飞边后,阀芯动作不灵敏,一旦排气道关闭不及时,液态金属外溢入真气抽气装置将使其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真空压铸截止阀,使其能有效防止阀芯及阀体的磨损,保证阀芯动作的灵敏性。为此,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真空压铸截止阀,包括阀座、上阀体、下阀体和阀芯,下阀体和上阀体位于阀座上方,阀芯上端穿过下阀体并可在其中移动,下端位于阀座的空腔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芯设有环形槽;下阀体中开设一液体流道,液体流道经过阀芯。阀芯上的环形槽用于刮落并容纳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的飞边,由于液体流道经过阀芯,在阀芯运动过程中,环形槽与液体流道相通,从而通过流动的液体将飞边排出环形槽。避免飞边累积夹于间隙中,保护阀芯及下阀体,防止两者因飞边而拉伤,且液体流道流经的油液具有冷却及润滑作用,有助于提高阀芯动作的灵敏性,有效延长真空压铸截止阀的使用寿命。流经液体流道的液体可为:油、皂化液、水等。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液体流道两端延伸于阀座壁中并在阀座上形成进液口和出液口。可形成自左至右,自上而下的液体流道。
所述的下阀体中容纳有阀芯的阀芯容纳腔外壁开有一环形导流槽,所述的液体流道与环形导流槽相通;阀芯在阀芯容纳腔中移动过程中,其上的环形槽可与容纳腔的导流槽相对。液体在阀芯容腔外周的导流槽中流动,在导流槽与环形槽设相对、互通时,油液流经环形槽时即可将飞边一并带走。
所述的液体流道的进液口与一出油泵相连,所述液体流道的出液口与一抽油泵相连以在液体流道中产生负压防止漏液。出油泵在从油箱中抽取油液进入液体流道的同时,大流量的抽油泵从阀内抽油入油箱,如此不仅能提高液体的流速以增加对飞边的冲击力,而且能在液体流道中产生负压,有效防止液体外漏进入排气道,甚至进入模具型腔中而导致废品件增加。
所述抽油泵的出液口连有一冷却器。对流经截止阀的油液进行冷却,降低油液温度,在油液再度循环时降低截止阀的温度,减少受热变形,提高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
所述的上阀体与下阀体的结合面设有排气道,所述的阀芯包括位于排气道进口端的主动阀芯及位于排气道出口端的从动阀芯,所述的主动阀芯通过一连动装置与从动阀芯联动。在压铸过程,液态金属首先冲击主动阀芯使其后退,主动阀芯在后退的同时通过连动装置带动从动阀芯前行使其封闭排气道出口。此时液态金属不能再前行,保压、冷却后,取出进料口及排气道中的废料即可。
所述的连动装置包括固接于主动阀芯的主动齿条、固接于从动阀芯的从动齿条及位于两齿条之间用于传递动力的齿轮。主动阀芯后退时带动与主动齿条啮合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将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条前行,使从动阀芯封闭排气道出口。
所述的连动装置包括与中间轴接于下阀体的传动杠杆;所述传动杠杆位于下阀体下方的阀座空腔内,其两端分别插接入设于主动阀芯及从动阀芯上的凹槽中。传动杠杆的两臂长度可根据阀芯的工作行程确定,行程调节较为方便。当主动阀芯后退时凹槽将带动传动杠杆以轴接点为中心转动,使从动阀芯上行。
所述阀芯的凹槽为″V″形通槽,通槽底部设有与传动杠杆相配的连接部。“V”形通槽可防止传动杠杆在摆动过程中与阀芯产生运动干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东峰;包昌强,未经黎东峰;包昌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7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封闭式的气动插板阀
- 下一篇:一种车桥密封油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