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2351.1 | 申请日: | 2009-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0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凤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凤南 |
主分类号: | B23Q7/10 | 分类号: | B23Q7/10;B23Q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211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加工 进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零配件的机械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
背景技术
缝纫机梭壳需要多步骤的加工,才能使其精度达到高转速下稳定使用的性能,同时,缝纫机梭壳的个体较小,加工难度较高,需要的精度也较高。如使用数控机床,势必增加成本。但是采用手工加工,其精得不到保证。目前缝纫机梭壳的切削加工均采用手工进刀,加工装置的进刀速度和进刀深度只能由工人的熟练程度把握,因此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的误差较大。筷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其中的一道工序就是对筷子切割使筷子保持同样的长度;目前该工序采用手工方式操作:作业人员把筷子放入切割机的模具中,然后用切割刀具截掉多余的一段。该种方式的生产效率不高,安全性也存在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现已出现用于缝纫机梭壳加工的机械设备,该机械设备中进料斗的结构为:一箱体,箱体的上方具有一入料口,底部具有一出料口,该进料斗并于入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有一供欲切削加工的梭壳滑进的引导段。该种进料斗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梭壳的重力作用,倒入进料斗内的梭壳全部集中在箱体的底部,使用时由于引导段的宽度稍大于梭壳的长度,导致引导段被一个以上的梭壳堵住而不能正常运行;从而直接影响了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提供一种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该进料斗应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一种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进料斗底部设有一横截面稍大于梭壳的导梭槽,该导梭槽的输入端对着进料口,输出端对着出料口;所述的进料斗内还设有梭壳推进装置,该梭壳推进装置包括设置在进料斗侧壁上的气动泵,气动泵的活塞杆与传动杆相连,所述的传动杆穿过进料斗设置在导梭槽的上方。气动泵用于驱动传动杆运动,当传动杆向前运动时,可将进料斗内的梭壳推向导梭槽。
上述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作为优选,所述的气动泵固定于安装在进料斗侧壁的固定座上。
上述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作为优选,所述的进料斗由前后两块板拼接而成,前后两板之间的间距稍大于梭壳的长度,进料斗的下端还设有一限制传动杆上下位置的滑槽,滑槽可更为精确的控制传动杆的运动,以便于经传动杆进入进料斗后限位在导梭槽的上方。
上述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斗内与滑槽相对的一侧还设有限制梭壳上移的限位钩。该限位钩为L字型结构,且设置在导梭槽的上端,其目的在于当传动杆推动梭壳进入导梭槽时,防止因梭壳的上移而不进入导梭槽的情况发生。
上述用于梭壳加工的进料斗,作为优选,所述进料斗的前板通过板四周的螺栓固定在后板上,且所述的进料斗的前板为透明材料制成。该进料斗的前板采用透明材质制成的目的是方便操作工观察进料斗内的情况,当梭壳不能正常进入导梭槽后,及时进行修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梭壳放入进料斗后,由于梭壳自身的重力进入进料斗的底部及导梭槽的内部。因为掉落时不是很平稳,梭壳排列不整齐;需要气动泵驱动传动杆不断的划拨调整,使得梭壳之间的位置逐渐排列整齐。在进料斗的另一端还设置限位钩,目的是当传动杆不断推动梭壳进入导梭槽时,防止梭壳上移而不进入导梭槽的情况发生。由于导梭艚的口径稍大于梭壳的尺寸,即每次只有一个梭壳被推入导梭槽内。
本发明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设置可调节梭壳之间位置关系的传动杆,使整个进料过程连贯性好,避免了因梭壳堵在引导段而导致的不能正常出料的情况发生。整个装置设计较为简单合理、制造难度不大,生产成本也不高。由于采用了气动泵推动传动杆,大大地提高了智能化水平,在加工进度上实现更为精准的控制。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劳动,涉及产品精度的操作基本由机械自动控制完成,采用气动装置可节省能源,且气动装置的动作较快,加工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机座,2、导梭槽,3、传动杆,3-1、滑槽,4、固定座,5、气动泵,6、进料斗,6-1、后板,6-2、前板,7、梭壳,8、限位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凤南,未经徐凤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2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数显万能分度头
- 下一篇:自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