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心孔抓取手爪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91743.6 | 申请日: | 200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郑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柏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9/04 | 分类号: | B25B9/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安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心 抓取 手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中心孔抓取手爪。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轮圈厂生产的轮圈大多采用人工搬运作业,一个轮圈的重量大致为7公斤至25公斤,人工搬运作业除了对工人体力负荷极大容易造成工伤以外,还会由于搬运过程中人员接触轮圈表面手上的汗渍、异物会造成轮圈表面涂装的损害,造成品质不良。轮圈本身的结构适合中心孔抓取的方式,目前市场上的中心孔抓取手爪为一般的张爪机构,如车床上的螺纹盘抓取手爪,是通过螺纹盘的转动,产生半径距离的移动来抓取工件,其存在抓取速度缓慢的缺陷,不适合轮圈数目极大的工作量。又如膨胀夹爪,采用油压方式推动锥形锥再推动夹爪,虽然动作迅速,但是行程过短,无法适应轮圈中心孔径40mm~130mm的需求范围。那么如何制造一种适用于轮圈的中心孔抓取手爪,正是发明人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中心孔抓取手爪或行程过短或抓取速度过慢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迅速抓取且能适应各种大小不一孔径的轮圈的中心孔抓取手爪。
其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心孔抓取手爪,包括气压缸和与气压缸底部活动连接的若干根抓取杆,所述气压缸上固设有限位杆,所述气压缸的移动端为中空气压杆,中空气压杆套设在限位杆上并可以上下移动,所述限位杆位于中空气压杆下方还套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定位环,所述气压杆、定位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抓取杆活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在同一根抓取杆上分别连接气压杆和定位环的两根连接杆与限位杆形成平面连杆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在同一根抓取杆上分别连接气压杆和定位环的两根连接杆活动连接在所述抓取杆的同一点上。
作为优选,所述抓取杆为3根。
本实用新型能快速准确的抓取轮毂,且结构简单,能适应各种大小不一孔径的轮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中心孔抓取手爪,包括气压缸1和与气压缸1底部座圈活动连接的3根抓取杆3,所述气压缸1上固定连接一根限位杆5,所述气压缸1的移动端为中空气压杆2,中空气压杆2套设在限位杆5上并可以上下移动,所述限位杆5位于中空气压杆2下方还套设有可以上下移动的定位环6,所述气压杆2、定位环6分别通过连接杆4与抓取杆3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在同一根抓取杆3上分别连接气压杆2和定位环6的两根连接杆4与限位杆5形成平面连杆机构。气压缸1提供开启闭合的动力,并提供施加在轮圈中心孔的张力,调整气压大小可调整张力大小,调整气压流量可调整抓取杆3的速度。连接杆4作为气压缸1提供力量的传递。定位环6基本处于L型抓取杆3底端同一水平面,可便于操作人员观察。
实施例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中心孔抓取手爪,包括气压缸1和与气压缸1底部座圈活动连接的3根抓取杆3,所述气压缸1底部固定连接一根限位杆5并套设在所述气压缸的中空气压杆2内,所述限位杆5位于气压杆2下方还套设有定位环6,所述气压杆2、定位环6分别通过连接杆4与抓取杆3活动连接。所述连接在同一根抓取杆3上分别连接气压杆2和定位环6的两根连接杆4活动连接在所述抓取杆3的同一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柏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柏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17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