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烤炉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91024.4 | 申请日: | 200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9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严杰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53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烤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器具,具体的说是具有温度控制能够的烤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烤炉,多没有温度控制功能,不利于烹饪。市场上也有通过温度控制器控制发热元件的烤炉,但不能直接控制烤盘的温度,因此烹饪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烤炉的温度控制器不能直接控制烤盘温度所致的烹饪效果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直接控制烤盘温度以达到较佳烹饪效果的烤炉。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温控烤炉,包括座体、加热件、烤盘、温度控制器,所述的烤盘覆盖于座体上,所述的加热件位于所述烤盘的内侧并固定于座体内,所述的温度控制器与加热件电连接,其特征是:
所述的座体内设有导向限位架,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安装在所述的导向限位架上而被限制在一活动范围内;
所述的温度控制器具有一个第一工作部和一个第二工作部,所述的第一工作部接触所述烤盘,所述的第二工作部在所述活动范围内较高的位置接触所述的加热件、在所述活动范围内较低的位置离开所述的加热件;
所述的温度控制器由弹性元件将其保持在所述活动范围内较高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温度控制器上设置接触烤盘的第一工作部来控制加热件的功率,对烤盘温度的控制直接、准确、快速,确保烤炉较佳的烹饪效果。
2、将温度控制器安装在导向限位架上,使得温度控制器被限制在一活动范围内活动,并设置第二工作部,令温度控制器工作于两种状态,达到双重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烤炉从座体上取下烤盘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烤炉在座体上置放烤盘进行烹饪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1-座体,2-加热件,3-烤盘,4-温度控制器,5-导向限位架,6-第一工作部,7-第二工作部,8-弹性元件,9-导向杆,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温控烤炉,包括座体1、加热件2、烤盘3、温度控制器4,烤盘3覆盖于座体1上,加热件4位于烤盘3的内侧并固定于座体1内,温度控制器4与加热件2电连接用于控制加热件功率,其根本构思是:座体1内设有导向限位架5,温度控制器4安装在导向限位架5上而被限制在一活动范围内;温度控制器4具有一个第一工作部6和一个第二工作部7,第一工作部6用于接触烤盘3,第二工作部7在活动范围内较高的位置接触加热件2、在活动范围内较低的位置离开加热件2;温度控制器4由弹性元件8将其保持在活动范围内较高的位置。该温控烤炉,如图1、3所示从座体1上取下烤盘3时,弹性元件8将温度控制器4保持在活动范围内较高的位置而使第二工作部7接触加热件2,以保证烤炉在没有放入烤盘的状态下感温加热件的温度,以保护烤炉不被损坏;如图2、4所示在座体1上置放烤盘3进行烹饪时,烤盘3接触第一工作部6并克服弹性元件8的弹力将温度控制器4压向活动范围内较低的位置,使第二工作部7离开加热件2,此时温度控制器4的温度来源于烤盘3(靠近烤盘中央部位为佳),故烤盘3的温度被温度控制器4直接控制在一个最适合食物烹饪的范围之内,效率及烹饪效果极佳。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各段附加的技术特征,以便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根本构思时选用来增强温控烤炉的性能:
第一工作部6高于第二工作部7以便与烤盘接触。
导向限位架5由固定在座体1上的两根导向杆9和连接在每根导向杆上的螺母10构成,温度控制器4套设于该两根导向杆9上,活动范围由螺母10确定,弹性元件8为套设于每根导向杆9上并支撑于温度控制器4下侧的螺旋状压缩弹簧8。这样结构的导向限位架,便于调节温度控制器的活动范围,使用方便。
第一工作部6为平台状,以便与充分烤盘接触,第二工作部7为弯曲状,以便与充分与加热件接触。
作为一个特例,加热件可用电阻加热器,而且电阻加热器根据烤盘的形状弯折成适当的形状以便能够对烤盘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凯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910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