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流器和具有导流器的食物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88991.5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15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倪祖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1/44 | 分类号: | A47J31/44;A47J31/00;A23L1/20;A23C1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 具有 食物 加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流器和具有导流器的食物加工机,尤其是一种豆浆或米糊加工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豆浆机通常都在机头下方设置导流器,并将固定在电机轴上的粉碎刀伸入该导流器内,且导流器的底部设有一开口,这样就使得由粉碎刀带动起来的流体能够在导流器的引导下产生循环并形成扰流,提高豆子与粉碎刀的接触机会,改善粉碎效果。然而现有的豆浆机的打浆效果依旧不佳,其原因是由于位于导流器底部的豆子能从导流器底部开口进入到导流器内,但位于导流器侧壁周围的豆子则被导流器侧壁阻挡而不容易从该底部开口进入到导流器内,导致粉碎效果较差,显然也就无法最终煮出口感细腻的豆浆,而且煮米糊的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豆子的粉碎效果好,能够确保煮出的豆浆或米糊口感细腻的食物加工机。
本实用新型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食物加工机中的导流器,其包括下端部和上端部,其中下端部包括若干个入流孔,而上端部包括位于其侧壁上的若干个出流孔,其中入流孔倾斜设置在下端部的侧壁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附属技术方案:
出流孔包括一排间隔设置的上排孔和位于该上排孔下方的下排孔,且上下两排孔的中心距不超过50mm。
出流孔进一步包括位于相邻两上排孔之间的至少一中间孔,该中间孔的直径小于上排孔的直径。
入流孔外形呈梯形,且其上边缘的长度要大于下边缘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上述导流器的食物加工机,其包括一杯体、扣置在该杯体上并内置有一电机的机头、安装在电机的电机轴末端的粉碎刀、安装在机头下方的所述导流器、和从机头底部向下延伸的加热管,其中所述下排孔的下边缘与杯体底部之间的距离在65mm以内。
在该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附属技术方案:
粉碎刀包括上刀片组和下刀片组,所述上刀片组与所述下排孔的下边缘之间的距离在1.5-5mm之间,而下刀片组与所述入流孔的上边缘之间的距离在3-9mm之间。
下端部进一步包括用于间隔入流孔的若干个支撑件和由支撑件末端延伸而成的平板件,且平板件的底面与加热管的底面共面。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入流孔倾斜设置在下端部的侧壁上,确保位于导流器下方和侧壁周围的豆子很顺畅地进入到导流器内,不仅增加水流在导流器中的循环次数,也大大提高豆子与旋转刀片的接触机会,使得粉碎刀对豆子粉碎充分,从而煮出口感细腻的豆浆。并且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效保证粉碎刀的抽浆力,提高打浆的效果,从而煮出口感细腻的豆浆,同时煮米糊的效果也较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器应用于食物加工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10、杯体;12、机头;20、电机;22、电机轴;30、粉碎刀;32、上刀片组;34、下刀片组;40、导流器;41、下端部;42、上端部;410、入流孔;4102、上边缘;412、支撑件;414、平板件;420、上排孔;422、下排孔;424、中间孔;50、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导流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该导流器包括下端部41和上端部42,其中下端部41外形类似倒锥型,其包括倾斜设置在侧壁上的若干个入流孔410、用于间隔入流孔410的若干个支撑件412和由支撑件412末端延伸而成的平板件414,而上端部42外形呈圆筒状,其包括位于其侧壁上的若干个出流孔。
下端部41的入流孔410外形呈梯形,其中入流孔410的上边缘4102长度要大于入流孔410的下边缘的长度。
上端部42的出流孔包括一排间隔设置的上排孔420、位于该上排孔420下方的一排间隔设置的下排孔422和位于相邻两上排孔420之间的一排中间孔424,其中上、下两排孔的中心距不超过50mm,如距离过大,会导致打浆时液面过高,甚至豆浆溢出。而中间孔424的直径均要小于上排孔420的直径,通过中间孔424不仅可以增加出浆面积,也可以减少电机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89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