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载荷大型回转支承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7940.0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01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汉东;牛金礼;吴芳;江勇;胡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84 | 分类号: | B66C23/84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5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大型 回转 支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回转支承,尤其是涉及一种大型回转支承。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的大型履带起重机上,回转支承受到重负荷的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若想提高起重机的工作承载能力,达到承受更大的倾覆力矩的目的,那么目前使用的传统的回转支承的径向尺寸及轴向尺寸势必扩大,导致安装空间变大,使得起重机上机身的体积也随之变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起重机生产成本也就随之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载荷大型回转支承,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节约安装空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重载荷大型回转支承,包括外圈、内圈、滚柱和隔离块,内圈安装在外圈中由滚柱承托而相对转动,其特征是:外圈分成上外圈和下外圈,在上外圈的内周壁上由下至上依次开设二段内台阶式环形段,即在上外圈的内径中由下至上依次开设二段台阶式内孔,且孔径由下至上逐段减少,同时在上外圈的下端部的外周上车削环形下止口段,相应地使上外圈的下端形成环形凸台;而在呈辐板式的下外圈的内周壁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三段内台阶式环形段,即在下外圈的内径中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三段台阶内孔,且孔径由上至下逐段增大,在下外圈上表面的内侧带有环形上凸台,且此环形上凸台与上外圈上的环形下止口段对应嵌合而使上、下外圈对应嵌装成一体,在下外圈的底部还开设环形内凹面,使下外圈的下部形成环形圈,对应于上、下外圈的嵌合部位,在下外圈的内凹式底面上圆周均布开设直达上外圈的螺纹孔,在各螺纹孔中旋装螺栓,将上、下外圈紧固连接;将内圈的外周壁的上端段车削成环形上台阶面段,将内圈的外周壁的下部车削成环形下台阶面段,在此上、下环形台阶面段之间为环形凸圈段;在内圈的环形上台阶面段与上外圈的上段内台阶孔之间环形均布安装上滚柱,该上滚柱嵌装在上窗式隔离块中,在内圈的环形下台阶面段与下外圈的下段内台阶孔之间环形均布安装下滚柱,该下滚柱嵌装在下窗式隔离块中,而在内圈上的环形凸圈段与下外圈上的上段内台阶孔之间环形均布安装外滚柱,外滚柱也嵌装在外窗式隔离块中,这样,内圈和外圈之间用三排滚柱作为滚动体,极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此外,在下外圈的环形圈的底部以及在起重机下机身法兰盘的上部分别对应开设半圆弧面的上滚道和下滚道以组成第四道滚道,在此第四道滚道中均布安装钢球作为滚动体,进一步提高了整个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在上外圈内壁的上端部和在内圈的上表面以及在内圈的外周壁的下端段上分别开设环形密封槽,并分别对应安装密封条,此外,在下外圈上第四道滚道的两侧分别开设环形密封槽,并分别对应安装密封圈,防止润滑脂的泄漏,同时在上外圈和下外圈上分别开设与各滚柱的滚道及钢球的滚道对应相通的油道并加装注油嘴,进行润滑,保护各滚道,减少摩擦,使机体回转顺畅,延长滚道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重载荷大型回转支承,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承载能力大,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节约安装空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重载荷大型回转支承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重载荷大型回转支承的主剖视示意图。
图1中:1、下外圈 2、注油嘴 3、上外圈 4、外滚柱 5、外窗式隔离块 6、上滚柱 7、上窗式隔离块 8、下滚柱 9、下窗式隔离块 10、内圈 11、密封条 12、外圈 13、起重机下身法兰盘 14、钢球 15、密封圈 16、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法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重载荷大型回转支承,包括外圈12、内圈10、滚柱和隔离块,内圈10安装在外圈12中由滚柱承托而相对转动,其特征是:将外圈12分成上外圈3和下外圈1,在上外圈3的内周壁上由下至上依次开设二段内台阶式环形段,即在上外圈3的内径中由下至上依次开设二段台阶式内孔,且孔径由下至上逐段减少,同时在上外圈3的下端部的外周上车削环形下止口段,相应地使上外圈3下端形成环形凸台;而在呈辐板式的下外圈1的内周壁上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三段内台阶式环形段,即在下外圈1的内径中由上至下依次开设三段台阶内孔,且孔径由上至下逐段增大,在下外圈1上表面的内侧带有环形上凸台,且此环形上凸台与上外圈3上的环形下止口段对应嵌合而使上、下外圈3、1对应嵌装成一体,在下外圈1的底部还开设环形内凹面,使下外圈1的下部形成环形圈,对应于上、下外圈3、1的嵌合部位,在下外圈1的内凹式底面上圆周均布开设直达上外圈的螺纹孔,在各螺纹孔中旋装连接螺栓16,将上、下外圈3、1紧固连接;将内圈10的外周壁的上端段车削成环形上台阶面段,将内圈10的外周壁的下部车削成环形下台阶面段,在此上、下环形台阶面段之间为环形凸圈段;在内圈10的环形上台阶面段与上外圈3的上段内台阶孔之间环形均布安装上滚柱6,该上滚柱6嵌装在上窗式隔离块7中,在内圈10的环形下台阶面段与下外圈1的下段内台阶孔之间环形均布安装下滚柱8,该下滚柱8嵌装在下窗式隔离块9中,而在内圈10上的环形凸圈段与下外圈1上的上段内台阶孔之间环形均布安装外滚柱4,外滚柱4也嵌装在外窗式隔离块5中,这样,内圈10和外圈12之间用三排滚柱作为滚动体,极大地提高了承载能力;此外,在下外圈1的环形圈的底部以及在起重机下机身法兰盘13的上部分别对应开设半圆弧面的上滚道和下滚道以组成第四道滚道,在此第四道滚道中均布安装钢球14作为滚动体,进一步提高整个回转支承的承载能力;在上外圈3内壁的上端部和在内圈10的上表面以及在内圈10的外周壁的下端段上分别开设环形密封槽,并分别对应安装密封条11,此外,在下外圈1上第四道滚道的两侧分别开设环形密封槽,并分别对应安装密封圈15,防止润滑脂的泄漏,同时在上外圈3和下外圈1上分别开设与各滚柱的滚道及钢球14的滚道对应相通的油道并加装注油嘴2,进行润滑,保护各滚道,减少摩擦,使机体回转顺畅,延长滚道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79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泄压式预制混凝土管桩
- 下一篇:全自动矿车进罐前倾式翻车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