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豆起垄覆膜播种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6590.6 | 申请日: | 200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7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晓初 |
主分类号: | A01C9/04 | 分类号: | A01C9/04;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豆 起垄覆膜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播种机,特别是一种土豆起垄覆膜播种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栽种土豆多用的播种方法多按下列步骤进行:先用犁把土推起垄,然后播种,铺地膜,在地膜两边盖土,由于传统的播种方法是分步骤进行的,致使劳动效率低,费时费力,不能适应大面积播种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豆起垄覆膜播种机,利用拖拉机的动力,使起垄、播种、铺地膜、盖土等工序一次完成,从而能够极大地提高播种时的劳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土豆起垄覆膜播种机,在其机架尾部的横梁上铰接着由点种轮和料斗组成的播种装置,机架的前部横梁上固接着连杆,机架上方竖直设置着铰接有拉杆的连接架,其后方的机架上分别设置有减速器以及翻土装置的主动轴,其与减速器的水平输出轴上分别设置有链轮并通过链条传动,减速器的输入轴与拖拉机后部的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轮轴节连接,机架前部的下方成对设置有犁铧,其后方的机架下分别设置有翻土装置的从动轴与地膜辊。
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前部横梁上固接的连杆与拖拉机尾部的液压旋臂铰接在一起,拉杆铰接在拖拉机的尾部,调整拖拉机的液压旋臂使机架下降,将地膜混上的地膜拉出一部分置于点种轮的底下,并由点种轮压紧,开动拖拉机,拖拉机带动机架前行,开始铺地膜,同时安装在机架前部下方成对设置的梨铧将土向中间推成垄,位于犁铧后方的翻土装置将垄沟中的土翻起来撒落到地膜上将其压住。播种结束时,拖拉机后部的液压旋臂转动,即可通过固接在机架前部的连杆使机架抬离地面。
本实用新型结束紧凑,布局合理,利用拖拉机的动力使起垄、播种、铺地膜、盖土等工序一次完成,不仅省时省力,而且铺膜平整,极大地提高了播种时的劳动效率。若增大机架的宽度并在机架下方设置多对犁铧,在机架的尾部设置多套播种装置,还可适应大面积播种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一种土豆起垄覆膜播种机,如图1,图2所示,在其机架(15)的尾部横梁(25)上铰接着由点种轮(21)和料斗(12)组成的播种装置,料斗(12)固定安装在支架(20)上,支架(20)内安装有点种轮(21),支架(20)铰接在横梁(25)上。机架(15)的前部横梁上固接着连杆(13),连杆(13)的端部用来与拖拉机尾部的液压旋臂铰接在一起,机架(15)上方竖直设置着铰接有拉杆(1)的连接架(5),拉杆(1)的另一端铰接在拖拉机动机的尾部。连接架(5)后方的机架(15)上由前往后分别设置有减速器(6)以及翻土装置的主动轴(24),减速器(6)采用圆锥齿轮减速器或蜗杆减速器,用于输入轴与输出轴位置布置成相交的场合,减速器(6)的输入轴(4)的端部设置有万向联轴节(3),输入轴(4)通过万向联轴节(3)与拖拉机尾部的动力输出轴(2)连接,减速器(6)的输出轴(22)与翻土装置的主动轴(24)均平等设置,两轴上分别设置有链轮(7),通过链条(8)传动。机架(15)前部的下方成对设置有犁铧(14),其数目至少为一对,成对犁铧(14)之间的间距与垄宽相一致。犁铧(14)所处位置后方的机架(15)下由前往后分别设置有翻土装置的从动轴与地膜辊(18),地膜辊(18)位于翻土装置主动轴支架(19)的前方。
如图1,图2所示,翻土装置的主动轴(24)位置高于从动轴的位置,主动轴(24)上均布设置有主动带轮(10),从动轴上均布设置有从动带轮(16),主动带轮(10)与从动带轮(16)均通过传送带(23)传动,传送带(23)的工作面上均布设置有刮土板(9),刮土板(9)的外形与铁锹相仿,在主动带轮(10)和从动带轮(16)的下方设置有刮土板(9)配合的输送槽(17)。当拖拉机带动本实用新型前进播种时,主动带轮(10)通过传送带(23)带动从动带轮(16)转动,刮土板(9)将垄沟中的一部分土刮到输送槽(17)中,并推动其中的土由低处往高处运动。如图2所示,输送槽(17)分为左、中、右三列,靠近机架(15)两边的输送槽(17)的上部出口处的一边设置有流槽(11),一边敞开,通过敞开的一边,一部分土可以自由落下将地膜边盖住,还有一部分土经过流槽(11)滑下,流槽(11)倾斜设置,其下端出口靠近点种轮(21)的外缘并与点种轮(21)的前进方向一致。中间一列输送槽(17)的上部出口处设置有两列流槽(11),其下端出口均与位置最近的点种轮(21)的外缘接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晓初,未经刘晓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65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