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定子组装轴心定位置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83313.X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99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蔡子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泉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组装 轴心 位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组装时所使用的置具,特别涉及一种定子组装轴心定位置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电机的端盖上设有套装转子转轴的中心轴孔。为将定子铁芯固位在端盖上,通常在铁芯中设有若干通孔,相应地在端盖上设置若干固位套孔,安装定子铁芯时,用插销穿过通孔将铁芯固定在电机端盖上。在组装的过程中,由于铁芯具有较大的厚度,要将插销穿过铁芯通孔对准端盖上的固位套孔,须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且组装缓慢,大幅增加生产成本,并且组装后也不能有效保证定子铁芯与转子轴线同轴心,这样将降低转子和定了气隙均匀度,造成电机在转动时容易产生振动而大幅降低传动功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定子组装轴心定位置具,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传统组装电机定子铁芯过程中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且不能有效保证定子铁芯与转子轴线同轴心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子组装轴心定位置具,包括一筒状握柄,该筒状握柄的另一端具有轴心线与其相同的中心轴管和环套,所述中心轴管置于该环套里面中心位置,该轴管的外缘与电机端盖上定子轴承室的内表面紧密配合,该环套的内环面与电机端盖上定子轴承室的外表面紧密配合,该环套的外环面与定子铁芯内表面呈松动配合。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使用本实用新型轴心定位置具来组装电机定子铁芯,操作简便,易于组装,对位精准,节约时间和人力投入,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组装定子铁芯时能有效保证定子铁芯与转子轴线同轴心,提高转子和定了气隙均匀度,使转子旋转顺畅、稳定,大幅提升电机的传动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定子组装轴心定位置具的纵线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组装定子铁芯时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定子组装轴心定位置具,包括一筒状握柄1,该筒状握柄1的另一端具有一中心轴管3和环套2,该中心轴管3、环套2的轴心线和筒状握柄1相同,中心轴管3置于环套2里面中心位置。参考图2,使用该置具对电机定子铁芯5进行组装时,首先将中心轴管3插入电机端盖4上的定子轴承室41,并使中心轴管3的外缘31与电机端盖上定子轴承室41的内表面紧密配合,同时,环套2的内环面22与定子轴承室41的外表面紧密配合,这样间接地确定了转子转轴的轴线方向。为了使组装铁芯5时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环套2的外环面21与定子铁芯5的内表面留有小间隙,它们之间呈小间隙配合,以保证插销6穿过通孔将铁芯5固定在电机端盖4上时可以作微小调整。通过以上操作将定子铁芯5精准定位后,将插销6穿过铁芯5的通孔,准确地伸入电机端盖4上的固位套孔42,用螺丝刀将其旋紧加固。再取出轴心定位置具,完成了定子的轴心定位与组装。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泉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泉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83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锅限压阀的改进结构
- 下一篇:一种字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