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放线滑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8345.0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3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涛;杨军宁;任玉锁;傅然;刘红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F16H5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何春兰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线 滑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放线滑轮。
背景技术
电力行业输配电线路架线过程中,导线、光缆等是通过悬挂在各杆塔上的放线滑车(又称导线滑车)顺次展放到线路上的。放线完毕,导线等又在放线滑车中被张紧到要求的弛度值。放线滑车上设有放线滑轮(又称导线滑轮),放线滑轮根据一次同时通过导线的数目,分别有单轮、三轮、五轮、多轮等。
配合图1和图2所示,相关的放线滑轮包括轮毂1’,轮毂1’为单层。所述轮毂1’的外侧设有轮槽2’,所述轮毂1’与轮槽2’之间均匀设有多个辐条3’,一般为六个辐条3’;所述轮毂1’与轮槽2’之间的位置,且相邻辐条3’之间为减轻孔4’,减轻孔4’一般为扇形。另外,在轮槽2’内全包挂一橡胶层21’。
上述相关的放线滑轮的缺点是:
1、从整体结构看,其结构简单,不具有能减轻重量且能加强强度的加强筋,如此使得放线滑轮的重量偏大,特别是随着滑轮的轮径加大,滑轮整体重量无法减轻,导致整体滑车重量太重,施工不便;
2、橡胶层全包挂于轮槽内,即,滑轮在轮缘处以全挂胶方式的包胶结构,如此在施工运输过程中橡胶层易损坏,导致滑轮不能使用,须重新挂胶,另外,这种全挂胶的结构的费用高、生产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放线滑轮的结构,以克服上述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线滑轮,其具有重量轻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放线滑轮,其包括轮毂和轮槽,所述轮槽设置于所述滑轮的轮缘中心,其中,所述轮毂向外延伸有腹板,所述腹板的外侧端连接所述轮槽,所述滑轮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交叉连接于腹板上,并连接于轮毂与轮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包括多个支撑筋;所述轮毂包括内毂圈和外毂圈,所述内、外毂圈的轴心同轴设置;所述内、外毂圈通过支撑筋相互连接;所述腹板从内毂圈往外延伸至所述轮槽。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包括多组主筋,每组主筋由多条等间隔分布的平行立筋构成,所述主筋交叉连接于所述腹板上,并由所述外毂圈向外延伸至所述轮缘。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组所述主筋的平行立筋之间连接有多条隔筋,所述隔筋与所述腹板交叉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强筋包括多条环形筋,所述环形筋从所述外毂圈向外间隔分布,并与所述外毂圈同轴设置;所述环形筋与所述腹板交叉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轮还包括多个均匀分布的减轻孔;所述两组相邻的主筋之间设置有多组辅筋,每组所述辅筋连接于所述减轻孔的内、外侧。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减轻孔为水滴状孔。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槽的外侧中部包覆有胶层。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轮槽的外侧中部设有一个凹坑,所述胶层固定在所述凹坑上,所述轮槽的工作面呈圆滑过渡。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线滑轮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放线滑轮特点及优点是:其具有起减轻及加强作用的加强筋,加强筋与腹板相互交叉连接,轮毂与轮槽通过加强筋和腹板连接在一起,因此,所述放线滑轮在满足强度高的同时,还使得重量大大减轻,如此便于施工,且能应用于轮径较大的滑轮,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的放线滑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放线滑轮的局部示意图,以显示轮槽的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线滑轮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放线滑轮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的局部示意图,以显示轮槽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国网富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8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含共模电感的浪涌保护电路和装置
- 下一篇:断路器手车推进机构联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