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销售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875.8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英杰;黄冠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1/00 | 分类号: | G07F11/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长兴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销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销售机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由销售机机体的前板、二侧板及后板的组合设计,以具有降低成本、方便维修及组装容易的效用,而适用于零售业或类似产业上。
背景技术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e化的时代,企业在营运发展过程中,需面临人力资源、产品研发、市场竞争等变量,而诉诸谋求解决的道,因此,如何灵活运用策略及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以因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已是时势所趋。
销售机(POS,Point of sales)是企业计算机化的运用,经由销售机可使门市与后台信息层面联机,与客户产生良好的互动,而销售机发展的目的,就是让零售业的管理人员及使用人员能在不必更改现行作业程序下,将所有管理作业及销售策略导入计算机化,达到节省企业资源、提高营运效益、健全管理制度的目标。
请参照图1所示,公知的销售机包括一主机A以及一显示屏幕B,该主机A外部由复数壳体A1结合组成,而该主机A为商业实施的考虑,其壳体A1外部还包覆有销售机机体C,该销售机机体C包括一第一壳体C1及第二壳体C2,并由螺丝D将该第二壳体C2与主机A的壳体A1锁合固定。然而,机器的使用多少都会发生问题,当前述销售机故障进行维修时,必须先松开螺丝D以分离销售机机体C的第一壳体C1及第二壳体C2,而后再分离主机A的复数壳体A1,始能对主机A的内部组件做检修,其拆解过程不仅繁复,且费力耗时,实在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销售机结构,以有效降低成本且方便实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销售机结构,包括:
一显示屏幕;
一主机,该主机与该显示屏幕相互连结,而该主机包括一具有上方镂空的机体以及一设置于该机体内的电路板;以及
一销售机机体,该销售机机体包覆于该主机机体外,而该销售机机体包括一前板、二侧板及一后板,该前板内部两侧形成有结合部,该二侧板的两边弯折形成滑轨,该后板的一侧具有一盖片,该盖片两侧设有滑槽,该滑槽与侧板的滑轨相互对应衔接,且令该盖片向前板的结合部滑动并相互结合。
所述的销售机结构,其中该主机的机体一侧设置有第一结合片体,该第一结合片体开设有第一结合孔,而该显示屏幕设置有第二结合片体,该第二结合片体开设有第二结合孔,该第一结合片体的第一结合孔与第二结合片体的第二结合孔相互对应。
所述的销售机结构,其中该该第一结合片体的第一结合孔与第二结合片体的第二结合孔经由螺件穿透结合。
所述的销售机结构,其中该二侧板是采同一模具制造。
所述的销售机结构,其中该二侧板上设有符合人体工学的握持部。
所述的销售机结构,其中该后板的盖片与后板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该侧板的两边系弯折形成滑轨,而该盖片两侧系设有滑槽,以滑槽与侧板的滑轨相互对应衔接,令盖片向前板的结合部滑动并相互结合,具有降低成本、易于提握、方便维修、组装容易的效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公知的局部组件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组件分解图。
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A、主机;A1、壳体;B、显示屏幕;C、销售机机体;C1、第一壳体;C2、第二壳体;D、螺丝;10、显示屏幕;11、第二结合片体;111、第二结合孔;20、主机;21、机体;22、第一结合片体;221、第一结合孔;23、电路板;30、销售机机体;31、前板;311、结合部;32、侧板;321、滑轨;322、握持部;33、后板;331、盖片;332、滑槽;40、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照图2~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及组件分解图,该销售机结构包括:一显示屏幕10、一主机20以及一销售机机体30。
该显示屏幕10设置于主机20前方,以供显示各式相关信息,且该显示屏幕10设有第二结合片体11,该第二结合片体开设有第二结合孔111以供穿套结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公信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丞信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8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