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鞋底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74301.0 | 申请日: | 200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叶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国权 |
主分类号: | A43B13/18 | 分类号: | A43B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震 功能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鞋,具体涉及一种鞋底。
背景技术
人们都希望鞋子耐穿,寿命长,而鞋底的耐磨性通常会决定鞋子的使用寿命,耐磨的鞋子鞋底一般都比较硬,较硬的鞋底防震效果不好,会降低其穿着的舒适感,所以现在有一种气垫鞋底,但气垫鞋底对于气垫本身的技术很高,从而增加了鞋子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穿着舒适、具有防震功能的鞋底。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设有鞋底基体(1),其特征在于,在鞋底基体的后跟部位,设有上下面贯通的容纳腔(2),容纳腔内嵌有外轮廓形状与容纳腔体吻合的防震块(3),所述防震块的结构是在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腔内充满液体。
进一步方案是:所述容纳腔(2)的形状是上大下小。
再进一步方案是:所述的防震块是由多个单元防震块(31、32、33)上下叠摞在一起组成,单元防震块从上至下直径依次减小,并分别通过其上端面周边设置的向侧部突出的突沿搭在容纳腔内对应的台阶面上,最上部单元防震块的突沿搭在容纳腔上口的环形台阶面上或环绕容纳腔上口的基体上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防震块设置在鞋底后跟受力部位,使人体脚后跟可压在柔性的防震块上,受力均匀,感觉舒适,具有缓冲防震作用,而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案采用多块单元防震块叠摞在一起,可以分别通过各自的突沿给防震块施加向上的支撑力,使其受力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图1实施例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图1实施例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图3)
本例在鞋底基体1的后跟部位设有上下面贯通的容纳腔2,容纳腔内嵌有防震块3,本例防震块3由三个状单元防震块31、32、33上下叠摞在一起组合而成,组合成的防震块3外形与容纳腔形状吻合。
上部两个平板状单元防震块31、32的主体呈圆形板块,底部的平板状单元防震块33主体呈椭圆形板块,椭圆形单元防震块33长径方向与鞋底纵向方向一致。中部的圆形单元防震块32的直径小于上部圆形单元防震块31的直径,并大于下部椭圆形防震块33的长径。
各单元防震块上端面周边分别设有向侧部突出的突沿,上部单元防震块31的突沿搭在基体上表面上,中部和下部的单元防震块32、33搭在容纳腔内对应的台阶21上。
上部单元防震块31的上端面与鞋底上面平齐,下部单元防震块33的下端面与鞋底底面平齐,由于该部位要承受更多的磨擦力,所以其厚度大于防震块密封腔其它部分的厚度。
防震块的密封腔可用硅胶等弹性材料制成。
实施例2
参见图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例的防震块3是由一个充水的密封腔组成。其外形呈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上端面周边设有向侧部突出的突沿,搭在容纳腔2上口基体的上表面上,防震块侧壁面与容纳腔侧壁粘合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国权,未经叶国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4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纱线夹紧及剪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加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