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整体式挠性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3138.6 | 申请日: | 200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宝余;褚小青;刘朝霞;关宇美;楚贤;蒋苏丹;朱佩霞;孙奎强;张敏红;邹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9/04 | 分类号: | G01C19/04;G01C19/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整体 式挠性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整体式挠性接头,作为一种敏感角速度的惯性器件应用于微型动力调谐陀螺仪中。
背景技术
挠性接头是动调陀螺仪的关键部件,又称挠性支承,由平衡环、一对内挠性杆和一对外挠性杆组成,内挠性杆将陀螺仪平衡环与驱动轴联系起来,外挠性杆将平衡环与转子联系起来。挠性接头传递驱动轴加给陀螺转子的旋转力矩,使陀螺转子绕内、外扭杆具有转动自由度,平衡环所产生的动力补偿力矩可以抵消挠性杆的正弹性力矩。2005年第三期的《航天制造技术》发表的《挠性接头刚度的有限元刚度计算》指出挠性接头角位移刚度计算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调谐陀螺仪的设计,可以把挠性杆等效为某种杆件,对它进行抗弯或抗扭的刚度计算,对于变截面的挠性杆刚度计算采用积分或有限元分析的方法计算。
林士鄂编著的《动力调谐陀螺仪》一书指出:挠性接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线加速、振动、冲击情况下转子质心不偏离支承中心,应具有尽可能低的角位移刚度K0、尽可能高的品质因数Fm,减小正交漂移系数,满足陀螺仪精度要求。挠性接头材料的选取直接影响挠性接头的刚度和耐力学环境能力,可以把材料的许用应力对弹性模量的比值当作材料的质量指标,应从这几个方面考虑:材料的稳定性,对于惯导级陀螺仪,要求变形的稳定值范围为(1~10)×10-6;具有高的许用应力〔σ〕,以便在一定承载能力下使接头尺寸为最小;具有低的弹性模量E,弹性模量温度系数要低,要求为恒弹性材料;材料的阻尼系数δ要小,常用材料为弹性合金马氏体时效钢。
目前获得广泛应用的挠性接头多为分离式结构,其平衡环、内、外挠性杆单独加工,然后采用胶粘或焊接的方式联结在一起,组合时挠性杆容易受力变性,增大了正交漂移系数,组合精度难于保证,定位与固定在工艺上仍有一定难度,组装应力使漂移系数稳定性差,同时可靠性降低,将影响陀螺仪耐力学环境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整体式挠性接头,该接头由一块弹性材料制作而成,体积小、结构简单,避免了内、外挠性接头的焊接环节,提高了挠性接头的加工精度,从而提高了陀螺仪的测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小型整体式挠性接头,由整体弹性材料制成,包括上环、平衡环和下环三部分,上环为法兰盘结构,法兰盘中心加工成一个带有螺纹的内孔,平衡环为筒状结构,平衡环的外壁均布四对直径相同的通孔,每对通孔之间互呈90度分布,其中第一对通孔与第三对通孔沿平衡环的轴线呈180度对称,第二对通孔与第四对通孔沿平衡环的轴线呈180度对称,第一对通孔两孔之间的圆心连线和第三对通孔两孔之间的圆心连线与平衡环轴向之间的夹角均为负45度,第二对通孔两孔之间的圆心连线和第四对通孔两孔之间的圆心连线与平衡环轴向之间的夹角均为负45度,四对通孔两孔之间各形成一组细径,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一通孔与第三对通孔中的第六通孔之间、第一对通孔中的第二通孔与第三对通孔中的第五通孔之间、第二对通孔中的第三通孔与第四对通孔中的第八通孔之间、第二对通孔中的第四通孔与第四对通孔中的第七通孔之间均通过通槽相连通,下环为“T”型结构,下环的中心加工有内螺纹用于和动调陀螺仪的电机驱动轴联结,外部加工有外螺纹用于和动调陀螺仪的限制环联结。
所述细径的宽度为0.03mm。
所述通槽的宽度为0.35mm。
所述四对通孔的直径为3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与分离式挠性接头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一块弹性材料加工而成,将平衡环、上环、下环固联在一起,避免了上、下挠性接头的焊接环节,解决了挠性接头加工难度大,精度难保证,耐力学环境能力差,结构复杂的问题,可以减小正交漂移系数,提高漂移系数稳定性,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动力调谐陀螺仪,可以使动力调谐陀螺仪的外型尺寸由原来的φ40×58mm缩小为φ28×34mm,并且可以减少装配误差,缩短陀螺仪的加工周期,提高陀螺仪正交漂移系数的稳定性和耐力学环境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型挠性接头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图1的剖面图,截取剖面与图2相差90°;
图4为本实用新型平衡环部分的侧面展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小型挠性接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3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投影指针表装置及其指示单元
- 下一篇:一种倾角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