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门把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70183.6 | 申请日: | 200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81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H·克拉姆瑟;J·麦茨勒;F-R·维埃斯科姆;J·博星;J·里特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00 | 分类号: | E05B3/00;E05B65/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5 | 代理人: | 杨勇;钟守期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把手 装置 | ||
1.汽车的车门把手装置,具有
-一个轴承钩(2),
-一个可手动操纵的手拉柄(3),其以可转动的方式安装在轴承钩(2)上,
-一个解锁装置(6),其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将手拉柄(3)与一个车门锁联结,这样,使对手拉柄(3)的操作能够操纵车门锁的解锁,
其特征在于,一个闭锁部件(10)在该车门把手装置(1)已安装的状态下、在车门(4)发生方向向内的变形(11)时,与车门(4)的一个组成部件(12)一起作用,以将闭锁部件(10)转换至一个主动位置,在所述主动位置,所述闭锁部件(10)与手拉柄(3)或者与解锁装置(6)一起作用,以阻碍或阻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以可绕一个旋转轴线(13)转动的方式布置在轴承钩(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借助一个轴颈(15)安装在轴承钩(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借助一个固定点(16)固定在轴承钩(2)上,并可通过固定点(16)和/或闭锁部件(10)和/或轴承钩(2)在固定点(16)区域内的变形转换至其主动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借助于一个裂解槽(17)固定在轴承钩(2)上,并可通过裂解槽(17)的破坏转换至其主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之一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线(13)在已安装的状态下定向为车辆纵向方向(18)。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在已安装状态下在车门(4)发生方向向内的变形(11)时与之共同作用的所述车门(4)的组成部件(12),为一个设置在车门(4)内部的侧面碰撞支承件(20),或为车门外表面(5),或为一个设置在车门外表面(5)或侧面碰撞支承件(20)上的拨杆(19)。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在其主动位置啮合至解锁装置(6)的一个用于车门锁解锁操作的可移动部件(21)的移动行程上,并阻止该相应部件(21)的移动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装置(6)具有一个可转动安装的操纵杆(21),其一方面与手拉柄(3)联结,另一方面与解锁装置(6)的一个在已安装状态下联结至车门锁的软套管钢丝索(7)联结,以使对手拉柄(3)的操纵实现对软套管钢丝索(7)的操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在其主动位置啮合至操纵杆(21)的移动行程上。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21)制成惯性闭锁机构,其在方向向外的加速力(23)的情况下阻碍或阻止车门锁的解锁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闭锁部件(10)具有一个裂解槽(24),其被设计为通过手动操纵手拉柄(3)可破坏转换至其主动位置的闭锁部件(10),从而使用于车门锁解锁的解锁装置(6)解除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未经F.波尔希名誉工学博士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7018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置式电磁感应热水器
- 下一篇:螺旋卷式双流道对流反渗透膜组件和膜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