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户设备及其背光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3860.1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96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侯靖波;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君;张 亮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设备 及其 背光 驱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户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用户设备的背光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部分的用户设备都会采用将白色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简称“LED”)集成在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模组内的方式,从而为用户设备的屏幕提供背光,而用于驱动发光二极管的背光驱动电路一般都设计在用户设备的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上面。
现有技术中的背光驱动电路主要采用恒流源芯片和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简称“LDO”)芯片这两种方案,从而为用户设备的LCD提供背光驱动。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恒流源芯片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在该方案中,恒流源芯片是根据LED的亮度与流过的电流成正比的特点而设计和生产的。该方案通过控制取样电阻上的电压直接控制输出电流,使得流过LED的电流与LED的前向压降(Vf)没有关系,从而可以精确地控制LED的亮度。但是采用恒流源芯片的方案一般需要较多的外围器件,成本增加的同时也占用了较大的PCB面积,不利于用户设备的小型化和超薄设计,并且现有的恒流源芯片最少提供了两路驱动,对于低端用户设备仅使用一个背光灯的LCD驱动电路来说造成了浪费,另外采用恒流源芯片的方案电磁兼容性(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简称“EMC”)干扰辐射比较严重,影响用户设备的无线性能。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采用LDO芯片的背光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在该方案中,LDO芯片具有输出电压稳定的低压差稳压器,因此当负载不变时,流过负载的电流也恒定。但是,由于通用的LCD背光灯LED的前向压降Vf一般在3.0V到3.35V之间,且电流电压关系曲线(VI曲线)的非线性十分明显,同时LDO为恒压输出,因此流过不同LED的电流会相差较大,从而使得同批次的用户设备的亮度差异很大。如果要实现不同用户设备的亮度的一致性,则要求LED前向压降Vf的一致性很好,而这种要求会带来成本的急剧增加,同时该方案的驱动电路也占用较大的PCB面积。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背光驱动电路在保持用户设备的亮度一致的情况下,都存在成本高、占用PCB面积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低端用户设备而言,现有技术中的背光驱动电路的成本问题尤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用户设备及其背光驱动电路,以能够实现背光源的近似恒流驱动,实现用户设备的亮度的一致性,同时使得背光驱动电路具有成本低、占用电路板面积小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驱动电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基极偏置负载和负反馈负载,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基极偏置负载串联后连接到提供启动电压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负反馈负载串联后接地,并且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背光源串联后连接到电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背光驱动电路,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基极偏置负载和负反馈负载,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基极偏置负载串联后连接到提供启动电压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负反馈负载串联后接地,并且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背光源串联后连接到电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背光的背光源,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背光源的背光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NPN型三极管、基极偏置负载和负反馈负载,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基极偏置负载串联后连接到提供启动电压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所述NPN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负反馈负载串联后接地,并且所述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背光源串联后连接到电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为所述用户设备提供背光的背光源,以及用于驱动所述背光源的背光驱动电路,其中,所述背光驱动电路包括PNP型三极管、基极偏置负载和负反馈负载,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基极偏置负载串联后连接到提供启动电压的通用输入输出端口,所述PNP型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负反馈负载串联后接地,并且所述PNP型三极管的发射极与背光源串联后连接到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3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手锁螺钉
- 下一篇:可拆分的杆体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