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顶液总泵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60672.3 | 申请日: | 2009-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4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朱柏山;柯德钧;裴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创想未来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1/16 | 分类号: | B60T11/16;B60T1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黄挺 |
地址: | 43012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顶液总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制动系统使用的总泵,尤其是一种气顶液总泵。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汽车及工程机械上有使用气顶液钳盘式制动装置的,例如兖州矿业集团常州科学技术开发研究所生产的煤矿辅助运输设备——CK-30型防爆柴油机胶套轮机车,其制动系统就引进了气顶液钳盘式制动装置。其气顶液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1所示,气罐108内的气体经减压阀107减压后,在双管路制动阀106的控制下分别进入前、后轮的气顶液总泵103,气顶液总泵103装置由活塞式气缸与单腔油缸串联而成,气体推动活塞使油缸内的油产生压力,从而使左、右前轮制器101、102和左、右后轮制动器104、105产生制动力。
上述制动系统的问题在于:气顶液总泵装置由活塞式气缸与单腔油缸串联而成,总泵内有两个活塞工作腔,制动阀输出的压缩气体进入由大活塞形成的工作腔中,转变成小活塞形成的工作腔的液压力。气顶液总泵是简单的两腔,一个气压腔,一个液压腔。因此执行元件只能集中受控。整车管路虽然是双回路管路,一旦发生气路或油路失效情况,制动效能的损失量大,表明其制动稳定性、可靠性与安全性不够好。另外,活塞式气缸工作时,活塞与缸体组成一对摩擦副,易产生卡滞等工作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制动性能好,可靠性高的气顶液总泵。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顶液总泵,包括气室和油缸,油腔内设有活塞,所述气室内设有膜片,膜片通过膜片托盘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油缸内的活塞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分为前腔活塞和后腔活塞,所述顶杆与后腔活塞连接,所述前腔活塞将所述油缸的内腔分成前压油腔和后压油腔,前压油腔和后压油腔分别设有出油口;所述前腔活塞与后腔活塞之间设有后腔弹簧,所述前腔活塞与油缸端部之间设有前腔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油缸一侧设有储液罐,所述前油腔与储液罐之间设有前腔旁通孔和前腔补偿孔;所述后油腔与储液罐之间设有后腔旁通孔和后腔补偿孔。
进一步地,所述前腔活塞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腔活塞皮碗,在前腔活塞与油缸之间形成密封;所述后腔活塞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后腔活塞皮碗,在后腔活塞与油缸之间形成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膜片托盘与气室壳体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所述顶杆周围设有防尘罩。
本实用新型采用膜片气室与双腔油缸代替了现有技术中活塞式气缸与单腔油缸串联的结构,不易发生卡死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气顶液驱动的制动系统,可灵活配置安装数量及安装位置,以缩短气压管路,减少制动滞后时间;采用压缩空气动力制动,操纵轻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气顶液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顶液总泵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左前轮制动器、102.右前轮制动器,103.气顶液总泵,104.左后轮制动器,105.右后轮制动器,106.双管路制动阀,107.减压阀,108.气缸;
1.气室壳体,2.膜片,3.顶杆,4.后腔活塞,5.后腔补偿孔 6.后腔活塞皮碗,7.后腔旁通孔,8.后压油腔,9.后腔弹簧,10.油缸,11.前腔活塞,12.前腔补偿孔,13.前腔活塞皮碗,14.前腔旁通孔,15.前压油腔,16.前腔弹簧,17.储液罐,18.前进油腔,19.后进油腔,20.回位弹簧,21.防尘罩,22.膜片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创想未来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创想未来汽车设计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606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肠溶植物空心胶囊
- 下一篇:可更换推杆球头的高尔夫球推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