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元件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53954.0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175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李炬;敬履伟;彭冬梅;张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铁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H05K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傅玉琴;马广禄 |
地址: | 611743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元件 护套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保护装置,特别是指电子元件外壳套装上的具有灭弧阻燃功能的护套。
(二)背景技术:
压敏电阻器、瓷介电容器等电子元件当浪涌能量超过耐受能力时常常会被击穿。击穿发生时电子元件会炸裂并在击穿处产生强烈的电弧。炸裂产生的碎片四处飞贱,强烈的电弧会引燃电子元件周边的可燃物质造成电子装置起火,引发重大事故。为此,需要在电子元件外壳上使用保护装置。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7年2月14日授权公告的CN 2870386Y号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保护套,该保护套采用玻璃纤维制作,车缝后一侧留有开口使其套上被保护的电子元件。这种保护套不足在于:其一是平面的护套与外形呈立体形状的电子元件尽管可以套上,但难于吻合套牢;其二是保护套上端封闭只下端一侧留有开口,当电子元件被击穿时产生的强大的气流会将保护套顶飞。即便是采用防火胶将保护套固定在电路板上,也不能彻底解决该问题。而且操作繁琐,增加成本。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简便、稳定且安全并具有灭弧阻燃功能的特殊护套,该护套不仅摈弃上述技术的不足,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子元件灭弧阻燃的能力。正是出于此目的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三)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套是采用一种由下端开口,上端留有孔洞,与内置的电子元件外形一致且能够吻合包容的立体形状的护套。该护套采用受热后不收缩的柔软塑料制做。可以将压敏电阻器、瓷介电容器等电子元件罩套其中。罩套时护套的内壁与电子元件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以便使塑料的柔韧性不会因为绷紧而减弱,并为电子元件击穿时产生的高压气流提供流动通道,使其能通畅地从护套两端的孔洞喷出。下端的开口要小于电子元件的直径,使其罩套上的电子元件不致脱落。
按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件护套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所述的护套是一体成型且中空,该护套具有与内置电子元件外形一致的立体形状且能够包容该电子元件。护套下端面开口,使其电子元件能够套入,护套上端面留有抵消推力的孔洞。孔洞边缘与侧面留有距离,护套前后二面为平面,该平面上端呈圆弧状,下端呈内收敛的直边,护套侧边与前后面弧线过度。护套采用受热不收缩具有柔韧性的软塑料注塑成型,罩套元件时护套的内壁与电子元件之间留有缝隙。
按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元件护套,其附加技术特征是所述的护套内壁与电子元件外壳之间保持有0.05mm以上的缝隙。
按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子元件护套,其附加技术特征是所述的护套前后二平面为上宽下窄,侧面与前后面浑然一体。
按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件护套,其附加技术特征是下端面开口呈矩形截面。
按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件护套,其附加技术特征是所述的下端面的矩形开口长、短边为圆弧过度。
按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件护套,其附加技术特征是所述的上端面的孔洞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孔洞可以位于上端面中心或偏离中心。
按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件护套,其附加技术特征是所述的护套是由具有柔韧性的软塑料注塑成型。
按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件护套,其附加技术特征是所述的护套可以是透明或者非透明的柔韧性软塑料制做。
按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元件护套,其附加技术特征是护套上端的孔洞不能够做的太大,如果孔洞太大氧气容易从上贯入,反而引发助燃。
实施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过电压将电子元件击穿短路时所产生的高温往往会使元件外层的绝缘裹封层(通常是环氧树脂)气化,气体从保护套的下端开口处喷出,如果保护套上端没有抵消推力的孔洞,气体喷出产生的推力会将保护套弹射出去,从而失去保护。电子元件罩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套后因上端面留有孔洞,气体从孔洞喷出后产生相反方向的推力,实现了力的抵消,使护套不至于顶飞出去,护套就不会脱落,从而达到预定的保护目的。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套,因采用柔韧性的软塑料注塑成型,可以吸收电子元件短路击穿炸裂时产生的动能而不破裂,阻止电弧外泄,起到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护套,简洁方便、美观实用且成本低廉。对防止电弧泄露和阻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增加了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图1的仰视图
参见图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铁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铁达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9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口径电磁阀的控制电路结构
- 下一篇:浮腔胶瓦式纸带过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