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联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53463.6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41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永平;高选;赵全江;李翔;康励;江卫华;李三;马凌;黄欲成;于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20 | 分类号: | H02G7/20;H02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王宝筠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金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用的一种组合式联板。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输电网络的主电压等级为500kV,这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要求,因此,建设1000kV特高压输电网络成为我国电力工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目前的电力输送主要依靠输电线路来完成,导线安装于铁塔上的连接器材,与导线连接的设备主要包括耐张线夹、悬垂线夹、联板和绝缘子等,其中联板是输电线路悬垂串中的重要部件,联板上的挂线孔通常安装有悬垂线夹,用于夹持架空的各条输电导线线束,使得各条导线线束分裂呈分裂状,因此,联板主要承受垂直方向整条线路导线的重量及水平方向的风力,冬季还将承受覆冰的重量。
当输电线路采用V型绝缘子串,并且需要改变方向通过转角塔时,联板的受力状况就会变得比较复杂,联板除上端的挂串孔受到来自外角绝缘子串的拉力、挂线孔受到来自导线和固定导线的悬垂线夹的重力之外,还受到导线转角时产生的对于联板的横向拉力及悬垂线夹对联板的纵向不平衡张力作用,由于现有联板,绝缘子串和导线挂孔都设置在一个整体的联板上,大大降低了联板的抗拉、抗弯和抗扭能力,从而影响整个输电线路的工作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联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联板受到外力影响发生偏移的时候,导线挂孔无法保持八边形,进而使得金具和导线受力不平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合式联板,包括:V串联板和挂线联板,V串联板与挂线联板单点连接,所述V串联板还与绝缘子串连接,在挂线联板上设有导线挂孔。
进一步的,挂线联板为整体式联板。
进一步的,在挂线联板上设有8个导线挂孔。
进一步的,所述8个导线挂孔在挂线联板的同一平面上并呈正八边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挂线联板上设有中空孔。
进一步的,所述挂线联板为分体联板,由相互单点连接的上挂线联板和下挂线联板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上挂线联板和下挂线联板上设有导线挂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挂线联板和下挂线联板上分别设有4个导线挂孔,所有导线挂孔在同一平面上并呈正八边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下挂线联板上设有中空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挂线联板呈月牙形,所述下挂线联板呈五角形。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的联板由V串联板和挂线联板组成,V串联板与挂线联板单点连接,V串联板还同绝缘子连接,使得联板连接V型绝缘子串后,能够平衡来自外角绝缘子串的拉力和来自导线及固定导线的悬垂线夹的重力,以及导线转角时产生的横向拉力和来自悬垂线夹的纵向不平衡张力作用,保证联板不受输电线路转角角度的影响,金具和导线受力平衡;当线路有转角时,挂线联板上的导线能保持整体偏移,在偏移的过程中,子导线保持八边形,这样导线受力在偏移的过程中仍然是均匀的,不会出现因导线偏移引起金具受力不平衡的情况。挂线联板同V串联板通过单点连接,挂线联板相对于V串联板可以整体保持一个偏移,挂线联板上的子导线能够保持八边形,使得金具和导线受力平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组合式联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组合式联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图2中的联板发生偏移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联板。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534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厂辅助车间监控系统
- 下一篇:无动力自救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