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冷式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42529.1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朱宁远;蒋文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军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范 晴 |
地址: | 215021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冷式 空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冷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器,通常由装有压缩机、冷凝器、排风扇热交换系统的室外机,和装有蒸发器的室内机构成,在冷凝器上通往蒸发器的输出端装有单点的节流装置,制冷介质在室外机的制冷介质管道内就进行汽化,汽化后的制冷介质再通过管道进入室内机内的蒸发器内。这样的结构不但耗能高,而且能效比难以提高。因此需要找到一种能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之上进行了附加改进,耗能少,工作效率高的空调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直冷式空调器,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有效的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率,减少空调的能耗,提高能效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冷式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的管路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毛细管节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冷式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冷凝器以及蒸发器,同时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以及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通过制冷介质循环管路连通,其中所述冷凝器与蒸发器连接的管路上连接有至少两个毛细管节流装置;所述至少两个毛细管节流装置之间并联连接;所述毛细管节流装置设于蒸发器的入口处。制冷介质通过压缩和冷凝后,以液态被送到毛细管节流装置的输入端,经过毛细管节流、降压后送入蒸发器中蒸发制冷。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将现有空调器的结构做了革命性的改进,尤其是将现有空调器的在室外机内远离蒸发器的远端汽化,改为在室内机靠近蒸发器的近端汽化,减小了在管路上的能量损失;另一方面进入蒸发器之前的制冷介质循环管路内流动的是液态的制冷介质,而非原来的气态制冷介质,制冷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2.本实用新型将节流装置直接装于室内机蒸发器入口处,使制冷介质充分发挥作用,提高了制冷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节流装置设有多个,实现分组控制流量,达到提高空调的能效比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压缩机;2冷凝器;3管路;4毛细管节流装置;5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直冷式空调器,包括压缩机1、冷凝器2以及蒸发器5,所述冷凝器2与蒸发器5连接的管路3上连接有五个毛细管节流装置4。所述五个毛细管节流装置4之间并联连接。所述毛细管节流装置4设于蒸发器5的入口处。
工作时,经压缩机1压缩的制冷介质通过制冷介质循环管道进入冷凝器2被进一步冷却后,再通过管路3后分成五路分别经由五个毛细管节流装置4进入蒸发器5,之后再分别由蒸发器5的输出端再次进入制冷介质循环管道,最后再进入压缩机1内,进行下一个制冷循环。
依据“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检验,检验报告指出:实测得该具体实施例的制冷量为7853.6W,能效比(EER)为3.9,该能效比远远高于上述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一级能效比3.2,其节能效果提高21.8%,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有效的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率,减少空调的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军,未经赵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2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烃处理设备的改进的防污剂
- 下一篇:径向热管省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