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缸冷却水道结构及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40441.6 | 申请日: | 2009-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印;沈捷;韩义勇;王利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2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春光;彭晓玲 |
地址: | 537005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缸 冷却 水道 结构 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水道结构及发动机,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气缸冷却水道结构及使用该气缸冷却水道结构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发动机的冷却循环是冷却液经过水泵进入气缸体,冷却液依次流过各个气缸,对气缸进行冷却,这种传统的纵流结构往往使得后面气缸比前面气缸的温度高,冷却效果不一致会导致各缸的工作均匀性降低,从而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及可靠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缸冷却水道结构及使用该气缸冷却水道结构的发动机,以解决传统纵流结构远离冷却液入口的气缸外侧温度高、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气缸冷却水道结构包括气缸、冷却液入口、波形水道壁、配液通道、隔板和导流口,气缸体的水泵侧设置配液通道,冷却液入口与配液通道相通,两气缸之间的气缸紧固螺栓及油气通风孔侧面设置保留有导流口的隔板,波形水道壁设置在导流口的相对应位置。
本实用新型气缸冷却水道结构中,配液通道的波形水道壁与导流口相对应设置,波形水道壁与导流口对应的部分折向导流口,这种独特的设置一方面使波形水道壁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另一方面起到提高气缸体刚度的作用;隔板、各导流口的大小以及及波形水道壁形状经过多方案有限元分析计算确定;隔板同时起到导流作用,使经过导流口进入气缸外侧的冷却液均匀分布到气缸外侧。
本实用新型气缸冷却水道结构中,气缸紧固螺栓及油气通风孔内侧每两气缸之间设置一贯通的通道,通过隔板导流确保冷却液能均匀分配到气缸外侧,保证冷却液循环畅通。
本实用新型气缸冷却水道结构中,气缸冷却水道结构设置冷却液出口,冷却液出口设置在配液通道对侧的气缸体顶部,且为多个异形孔,通过气缸盖垫片上对应设置的冷却液过孔将冷却液引上气缸盖,对气缸盖进行冷却,冷却液主要通过配液通道对侧的冷却液过孔引上气缸盖,这样能保证冷却液对气缸进行充分的冷却;另外在气缸盖垫片对应气缸体顶部异形孔或圆孔的位置对应设置有热平衡冷却液调节孔,少量的冷却液可以通过这些调节孔上到气缸盖,对气缸盖进行平衡冷却。
一种发动机,包括气缸冷却系统,其中气缸冷却系统的气缸冷却水道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气缸冷却水道结构,应用的发动机可以是汽油发动机,也可以是柴油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所有气缸外侧有更均匀温度分布的一种横流式冷却水道结构,将冷却液均匀地分配到各气缸外侧,各气缸的冷却效果相当,解决了传统纵流结构远离冷却液的气缸外侧温度高、冷却效果不好的问题,使所有气缸外侧有更均匀的温度分布。另外,配液通道、隔板及导流口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气缸体的刚度,从而有效地保证发动机整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冷却水道结构的气缸体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即冷却水道结构水平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冷却水道结构的气缸体俯视图;
图4为图3的B-B剖视图,即冷却水道结构铅垂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冷却水道结构气缸体对应的气缸盖垫片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冷却液入口,2-波形水道壁,3-气缸紧固螺栓及油气通风孔I,4-导流口I,5-隔板I,6-配液通道,7-气缸紧固螺栓及油气通风孔II,8-隔板II,9-导流口II,10-气缸紧固螺栓及油气通风孔III,11-隔板III,12-导流口III,13-气缸紧固螺栓及油气通风孔IV,14-导流口IV,15-气缸I,16-气缸II,17-气缸III,18-气缸IV,19-冷却液出口,20-气缸盖垫片,21-冷却液过孔,22-热平衡冷却液调节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使所有气缸外侧有更均匀温度分布的一种横流式冷却水道结构,气缸体的水泵一侧设置具有波形水道壁的配液通道,由水泵提供的冷却液直接进入配液通道后,通过波形水道壁及配液通道与各气缸间设置的隔板上的导流口,将冷却液均匀分配给各个气缸。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款四缸柴油机气缸冷却水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40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快速消除井用采卤泵内部结晶的井用采卤泵
- 下一篇:一种移动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