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模具的内抽芯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8051.5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988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柯育仁;黄老十;施长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3 | 分类号: | B29C45/33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 伟 |
地址: | 361000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模具 内抽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塑料模具的内抽芯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注射模具是生产塑料制品的工具,应用非常广泛。在塑料制品注射成型中,由于某些塑料制品的内部有内凹,塑料制件在成型后无法从模具型芯上取出来,需采用抽芯机构进行抽芯。如图1所示,一种已有的斜顶杆内抽芯装置,它主要由两根斜顶杆1’构成,斜顶杆的上部为具有凹槽的模具型芯11’,这种习用的斜顶杆内抽芯装置在脱模后,塑料制品仍然挂在模具型芯11’上,无法从模具型芯11’脱落,且由于塑料制品的本体基本套在模具型芯,也不能直接将其扫落,需由人手取出,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大量生产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后的产品容易取出、不会损坏产品的塑料模具的内抽芯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料模具的内抽芯装置,它主要由后模、斜滑块、顶杆组成;所述的后模上开设有斜向通槽;所述的斜滑块可滑动的套置在该斜向通槽内,斜滑块两斜面滑接在斜向通槽内壁两斜面上,在斜滑块内开设有让顶杆穿过的通孔和可与顶杆上端面顶靠的台阶面,该台阶面与通孔横向相交;所述的顶杆的上部穿入后模与斜滑块之间的通孔,且顶杆的上端面可先顶靠在斜滑块的台阶面上再从斜滑块的通孔穿出。
所述的斜滑块有两块,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穿置在后模的两个斜向通孔内。
所述的后模的两个斜向通孔之间上端面为模具型芯;斜滑块向上凸起的部分为内抽芯。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抽芯装置,采用的是滑块式抽芯,并通过顶杆将塑料制品完全顶出,可直接将其扫落,取件更加容易,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另外由于斜滑块向上凸起的部分为内抽芯,分模时即完成抽芯,不会对产品产生损坏,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因此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塑料模具内抽芯装置,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延长模具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斜顶杆内抽芯装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顶杆开始推顶斜滑块向上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杆脱离斜滑块开始向上推顶塑料制品状态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顶杆将塑料制品完全推出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塑料模具的内抽芯装置,它主要由后模1、斜滑块2、顶杆3组成。
所述的后模1上开设有斜向通槽11,斜滑块2以可滑动的方式穿置在后模1的斜向通孔11(如图4所示)内,斜滑块2两斜面滑接在斜向通槽11内壁两斜面上,在斜滑块2内开设有让顶杆3穿过的通孔21和可与顶杆3上端面顶靠的台阶面22,该台阶面22与通孔21横向相交;所述的顶杆3的上部穿入后模1与斜滑块2之间的通孔21,由于斜滑块2上的台阶面22与通孔21横向相交,顶靠在斜滑块2的台阶面22上的顶杆3的上端面,随着分模距离的增加,顶杆3的上端面可脱离斜滑块2的台阶面22而从斜滑块2的通孔21穿出。
如图4所示,由于塑料制品10具有两个内凹,故在后模1上开设两个相对的斜向通槽11、12;所述的斜滑块2有两块,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穿置在后模1的两个斜向通孔11、12内。
所述的后模1的两个斜向通孔11、12之间上端面13为模具型芯;斜滑块2向上凸起的部分为内抽芯2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如图3所示,顶杆3的上端面开始推顶斜滑块2的台阶面22向上;
2、如图4所示,斜滑块2内抽芯23在顶杆3的推动下从塑料制品10凹槽内脱出,且顶杆3脱离斜滑块开始向上推顶塑料制品10外沿;
3、如图5所示,顶杆3的上端面将塑料制品10完全推出状态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已,其斜滑块的数量可根据塑料制品的数量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80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