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7458.6 | 申请日: | 200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6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林 |
主分类号: | B62D55/08 | 分类号: | B62D55/08;B60F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0001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履带 两栖 复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型履带两栖车,尤其涉及一种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履带装置一般由链条、履带板组成,履带板上没有安装特殊的如划水板、防滑片等机构,不能满足在陆地、水中和滩涂上行驶的两栖车的要求。因为履带板只是载体,需要和划水片或防滑片组合成为复合履带才可以工作,而目前没有有关此种复合履带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满足在陆地、水中和滩涂上行驶的两栖车上使用的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包括链条和履带板,其结构特点为在每块履带板中内嵌有内嵌片,在内嵌片上设有螺纹孔;一划水片包括固定部和固定部上的开口部,通过固定件从划水片的开口部插入经固定部开孔穿过履带板对应处的开孔与履带板相应处内嵌的内嵌片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包括链条和履带板,其结构特点为在每块履带板中内嵌有内嵌片,在内嵌片上设有螺纹孔;一防滑片包括固定部和固定部上的波浪形面部,通过固定件从防滑片的波浪形面部上的开孔插入经固定部开孔后穿过履带板对应处的开孔与履带板相应处内嵌的内嵌片的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其特点为每块履带板上设有凸起和凹槽,每块划水片的固定部置于履带板的凹槽中,每块履带板安装上两块划水片。所述的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其特点为每块履带板上设有凸起和凹槽,所述的固定部设有形状大小与履带板上设有的凸起和凹槽匹配的凸起和凹槽,防滑片的固定部的凸起和凹槽分别与履带板上设有的凸起和凹槽配合连接。所述的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其特点为内嵌片采用倒L型形状的内嵌片。所述的轻型履带两栖车用的复合履带装置,其特点为固定件采用螺栓。
本实用新型优点:本实用新型使用划水片和履带板的组合而组成泥水用复合履带,车辆前进的动力由链轮传递给链条,再由链条通过履带板传到划水片。由划水片在水中的划水运动,推动车辆运动。这种复合履带适用于滩涂、沼泽、湿地的场合使用。划水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履带板上,每只划水片是可以更换的。本实用新型使用防滑片和履带板的组合而组成陆地、滩涂防滑用复合履带,车辆前进的动力由链轮传递给链条,再由链条通过履带板传到防滑片。由防滑片与地面、滩涂等接触,推动车辆运动,这种复合履带适用于雪地、冰面或疏松的地面使用,防滑片通过螺栓固定在履带板上。每只防滑片是可以更换的。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每块履带板中内嵌有内嵌片,因而划水片或防滑片与履带板通过内嵌片固定牢固,且更换也方便;因而本实用新型能满足两栖车在陆地、水中和滩涂上行驶使用,适用于重量在2.5吨以下车辆在陆地、水中和滩涂上行走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每块履带板与链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块履带板与链条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划水片和履带板装配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划水片和履带板装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划水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划水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片和履带板装配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片和履带板装配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嵌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嵌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8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林,未经张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7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波型物体包装材料
- 下一篇:扩展舱密封铝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