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型电池盖板及含有该盖板的方型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4435.X | 申请日: | 2009-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78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昱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0;H01M2/12;H01M2/06;H01M2/08;H01M10/36;H01M2/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型 电池 盖板 含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方型电池盖板及含有该盖板的方型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方型锂离子电池以其体积小、能量高、无污染等优点,越来越广泛地用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等便携电子产品中。随着方型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方型锂离子电池在储存、运输过程中会发生因外部短路等意外情况下受到大电流的冲击,发生化学反应而在电池内部产生异常气体导致电池内部压力过大、电池破裂,同时电池过热,甚至可能导致电池爆炸;电池在进行充放电时受到大电流的冲击,也可能会导致电池的爆炸,同时电池在过充和过放电的状态下也会大大降低电池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现有技术的方型锂离子电池一般通过采用防爆阀来实现卸压,通过热敏电阻或温度保险丝来实现断电。防爆阀的通用方法为在电池壳体上冲压刻痕,当电池因过冲、短路等原因造成电池内压持续增大时,压力大于防爆阀的破损压力时,防爆阀破裂,电池内部电解液和气体一起外泄,避免电池内压继续增加产生爆炸。通过在上盖和电极极柱之间即紧贴电池外壁在电池正负极之间,或在电池盖体的内侧,焊接热敏电阻(PTC),当电池发生外部短路时,PTC由于电流作用内阻会急剧升高,从而减小短路电流,防止电池过热。当发生过充时,由于电池表面的温度升高,使PTC受热内阻升高,分担了过充电压,阻止了电池的进一步过充。但现有的防爆阀由于刻在电池壳体上,出于运输、使用安全考虑,刻痕面积一般不能太大,使刻痕破裂所需压力较大,反应不灵敏,安全性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时针对现有为减小启动压力所采用的薄金属薄膜,在制作和使用过程又容易破损,降低了成品率,提高了不良率,而且产品的一致性降低,降低了品质保证;同时防爆阀在电池壳体上一般暴露在空气中,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容易老化,失去其功用;或者电池在一般并联、装配使用过程中防爆压痕可能受阻挡等因素失效而存在安全隐患。且热敏电阻或温度保险丝仅依赖电池壳体表面的温度,且对温度的感应有一定的范围和响应时间,反应灵敏度并不高,因此,仅使用热敏电阻或温度保险丝的电池的安全性能也并不理想,现有电池爆炸等安全严重事故也时有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方形电池的安全性能仍存在隐患,爆炸等严重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更高,能同时并能更快速的实现卸压和断电的含有双电极的方型电池盖板,包括盖板、位于盖板上用于导出电流的第一电极和贯穿盖板用于导出与第一电极极性相反电流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绝缘;第二电极包括位于电池的壳体外部的顶盖、位于电池的壳体内部的底板及位于顶盖和底板之间的安全膜;安全膜位于底板上,其中央向下凹陷并与底板连接,连接形成若干连接点;安全膜上设有封闭刻痕,封闭刻痕位于连接点外围;底板的下表面的中心部位设有凹槽,安全膜与底板的连接点位于凹槽与安全膜相对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是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更高、品质更可靠的方型锂离子电池,包括方型电池盖板、电池壳体、极芯和电解液,极芯和电解液位于电池壳体内,方形电池盖板与电池壳体密封连接;极芯上引出正、负极耳,正负极耳分别与方型电池盖板上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4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应釜高效温控装置
- 下一篇:新型高导热大功率发光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