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堆堆芯冷却剂泵轴承油冷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4185.X | 申请日: | 200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60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粉山;刘军生;安建军;李慧;曹建光;毛文军;邢玉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8 | 分类号: | F04B5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堆堆 冷却剂 轴承 油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核电站电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反应堆堆芯冷却剂泵轴承油冷器。
背景技术
核电站堆芯冷却剂泵电机轴承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个组合式双向金斯伯里型推力轴承和上、下两个径向轴承。其中电机上轴承由一套上下推力瓦组件和8块衬巴氏合金的碳钢径向轴瓦构成,由上轴承油室和油冷器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与润滑。正常运行期间由粘度油泵驱动润滑油在上轴承油室、立式油冷器和轴瓦间循环。
冷却剂泵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油冷器出现油泄漏,而使主泵电机上轴承油位低,这会导致轴瓦温度异常上升跳泵和核岛火灾的严重风险。经现场确认漏油位置在油冷器的下部法兰处。
油冷器下法兰处位于电机上轴承油室的最底部,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油冷器包括管束1、中间壳体法兰2、中间夹板3和下壳体法兰4,其中中间夹板3、中间壳体法兰2、下壳体法兰4之间通过螺栓32紧固且压缩有第一密封圈5和第二密封圈6。管束1内为冷却水,管束1与中间壳体法兰2之间的第一间隙21内密封有冷却油,管束1与下壳体法兰4之间的第二间隙22内密封有冷却水。中间夹板3上开设有观察孔31,用于检修期间观察油侧和水侧打压试验的情况。
根据反应堆厂房内查漏发现的漏点位置、润滑油泄漏流量以及油冷器下部密封的结构特点,可以判断为油冷器下法兰油侧的第一密封圈5缺陷(如接头断裂)所致。冷却油通过第一密封圈5的缺陷处后,进入观察孔31并流到油冷器的外部,从而导致了冷却油的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堆堆芯冷却剂泵轴承油冷器,能够抑制冷却器漏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堆堆芯冷却剂泵轴承油冷器,包括管束、中间壳体法兰、中间夹板和下壳体法兰,所述管束与中间壳体法兰之间具有密封冷却油的第一间隙,所述管束与下壳体法兰之间具有密封冷却水的第二间隙,所述中间壳体法兰与中间夹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壳体法兰与中间夹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中间夹板上设置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的外侧端口密封有丝堵件。
更具体地,所述丝堵件包括丝堵头和与所述观察孔形状相匹配的连接部,所述丝堵头与所述连接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穿设于所述观察孔内,所述丝堵头位于所述油冷器的外侧壁。
更具体地,所述中间夹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观察孔,所述观察孔内均密封有所述丝堵件。
更具体地,所述中间夹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观察孔,其中一个所述观察孔外接有平衡管,其余的所述观察孔内密封有所述丝堵件。
更具体地,所述中间夹板上设置有四个观察孔,其中三个所述观察孔被所述丝堵件密封,另一个所述观察孔外接有平衡管。
于观察孔的端口密封丝堵件后,第一间隙内的冷却油从第一密封圈流入观察孔,由于丝堵件的封堵作用,冷却油会滞留于观察孔内,防止其从观察孔处溢出至油冷器外侧,从而有效地抑制了油冷器泄漏,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避免了因漏油缺陷停机而可能导致的巨大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应堆堆芯冷却剂泵轴承油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应堆堆芯冷却剂泵轴承油冷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丝堵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反应堆堆芯冷却剂泵轴承油冷器,在下法兰处,包括管束1、中间壳体法兰2、中间夹板3和下壳体法兰4。管束1与中间壳体法兰2之间具有密封冷却油的第一间隙21,管束1与下壳体法兰4之间具有密封冷却水的第二间隙22。中间壳体法兰2与中间夹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下壳体法兰4与中间夹板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6,中间夹板3上设置有观察孔31,观察孔31的外侧端口密封有丝堵件7。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油冷器在下法兰处外形呈环形,因此中间壳体法兰2、中间夹板3和下壳体法兰4均为环形,并且使第一、第二密封圈5、6均为环形圈。上述观察孔31沿径向贯穿于环形中间夹板3的内外侧壁之间,于中间夹板3上设置有一个观察孔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418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感结构
- 下一篇:智能控制显示亮度的电子相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