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感组装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32092.3 | 申请日: | 2009-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琮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琮怀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刘健;黄韧敏 |
地址: | 21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感 组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元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感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常用于滤波电路和高频电路中,现有电感通常包括铁芯底座和与铁芯底座紧贴铁芯上盖,铁芯底座内收容有用漆包线、纱包线或塑皮线等在磁芯、或铁芯上绕制成的同轴线匝。在电感的成型过程中,常用夹子夹持住电感的铁芯底座和铁芯上盖,上下对齐进行烘烤。然而在夹持的过程中,铁芯底座和铁芯上盖会发生位置偏移而不易对准,甚至铁芯上盖会从铁芯底座上滑落,必须要重新组装,导致产品合格率降低。
综上可知,现有电感的组装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感组装结构,其便于加工成型,合格率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感组装结构,包括具有一容置腔的铁芯底座、铁芯上盖、与所述铁芯底座一体成型的凸起的中柱以及环绕于所述中柱的线圈,所述铁芯上盖紧密贴合于所述铁芯底座,且所述铁芯底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凹槽或凸体,所述铁芯上盖相应设有凸体或凹槽,所述凸体收容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装结构,所述凸体为圆柱体、圆锥体、圆台体或多边柱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装结构,所述凸体的外径比所述凹槽的内径小0.03mm~0.04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装结构,所述凹槽对称设置于所述铁芯底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装结构,所述线圈由铜线绕制而成,且所述线圈具有两个端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装结构,所述容置腔设有两个对称的豁口,所述线圈的两个端子通过所述豁口引出到所述座体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装结构,所述中柱位于所述容置腔的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装结构,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固化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感组装结构,所述电感为贴片电感或者插件电感。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感组装结构的铁芯底座上设置至少两个凹槽或凸体,同时在所述铁芯上盖相应设置于凸体或凹槽,在电感组装成型的过程中,将所述铁芯上盖上的凸体或凹槽对准所述铁芯底座上的凹槽或凸体,然后用夹子夹持该电感组装结构进行烘烤,由于所述铁芯上盖的凸体被限制于所述铁芯底座的凹槽内,或所述铁芯底座上的凸体被限制于所述铁芯上盖的凹槽内,使所述铁芯底座与所述铁芯上盖之间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借此,本实用新型便于加工成型,从而具有较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装结构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装结构的立体分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装结构的铁芯底座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感组装结构的铁芯上盖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感组装结构10包括铁芯底座11、铁芯上盖12、中柱13以及线圈14,本实用新型的电感可以是一个贴片电感或插件电感。铁芯底座11具有一容置腔15,中柱13与所述铁芯底座一体成型,且向上凸起,该中柱13为R棒。R棒13固设于容置腔15内,并位于容置腔15的中心,线圈14环绕于R棒13上,铁芯底座11与铁芯上盖12紧密贴合。
铁芯底座11上设有四个凹槽111,铁芯上盖12上设有与凹槽111相对应的凸体121,凸体121收容于凹槽111内。显然,为保证铁芯底座11与铁芯上盖12不发生相对位移,凹槽111和凸体121应当分别设置至少两个。优选的是,凹槽111关于R棒13对称设置于铁芯底座11上。在本实用新型组装成型的过程中,将铁芯上盖12上的凸体121对准铁芯底座11上的凹槽111,然后用夹子夹持进行烘烤,由于凸体121被限制于的凹槽111内,从而铁芯底座11与铁芯上盖12之间不会发生位置偏移。借此,本实用新型便于加工成型,从而具有较高产品合格率。
显然,铁芯底座11上的凹槽111可以为凸体,而铁芯上盖12上的凸体121则相应设置为凹槽。
凸体121的外径比凹槽111的内径小0.03mm~0.04mm,以便于组装,凸体121可为圆柱体、圆锥体、圆台体或多边柱体等,在实际应用中优选采用圆台体。优选的是,所述凸体121的高度为其外径的三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琮怀,未经王琮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20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