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头枕结构及包括该结构的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31250.3 | 申请日: | 200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38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林亦宁;路帅杰;李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7/38 | 分类号: | A47C7/38;B60N2/48;B60N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结构 包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座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到座椅的头枕结构。
【背景技术】
装载在车辆上的座椅的靠背顶上,设有用于保护乘客颈部和头部的头枕,这类头枕的支撑结构一般如图3所示,在该头枕支撑结构中,托架被固定在靠背发泡和面套内的靠背骨架上。通过将头枕的支柱插入该托架内,来以靠背支撑头枕。另外,此类托架,一般是将板材折弯或弄圆,或者再通过焊接使板材的端部彼此结合而形成的。然后,形成该端部彼此的接合部的那一面,通过焊接等方式被接合在靠背骨架上。
上述头枕支撑结构在车辆产生碰撞等,限制乘客头部向后移动时,如果对头枕施加大负荷,则通过头枕的支柱将对托架施加大的载荷,这时,在图3的头枕支撑结构中,存在下述问题:由于支柱起杠杆作用,使上述托架后侧的接合部容易张开,所以通过托架能承受的载荷将变小,对乘客颈部、头部的保护有限。
此外,在将头枕托架焊接在车架上时,焊接托架的接合部和靠背骨架时,新的焊接过程将使托架的接合部的焊点熔化,熔化的焊点将产生飞屑,致使飞屑从接合部的间隙进入托架内,所以上述的头枕支撑结构还存在下述的问题:为防止产生的飞屑从接合部的间隙进入托架内,将在避开接合部的托架侧方进行焊接,所以得不到足够的焊接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座椅头枕支撑结构接合部容易张开以及托架焊接强度不够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座椅头枕结构,防止托架的接合部张开且增强托架的焊接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头枕结构,包括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托架、以及与所述托架连接的头枕,其中,所述托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于固定板一端面上的弯板,所述弯板为由平板弯曲而形成的带有通槽的板结构,所述通槽与所述固定板形成连接头枕的腔体;所述弯板沿通槽两侧边向外延伸而形成的翼边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面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座椅,包括座垫、与座垫相连接的靠背,其中,座椅还包括设置在靠背顶部的座椅头枕结构,座椅头枕结构包括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上的托架、以及与所述托架连接的头枕,其中,所述托架包括固定板和固定于固定板一端面上的弯板,所述弯板为由平板弯曲而形成的带有通槽的板结构,所述通槽与所述固定板形成连接头枕的腔体;所述弯板沿通槽两侧边向外延伸而形成的翼边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面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上。
与现有的座椅头枕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头枕结构增加有一固定板,分别将与固定板形成腔体的弯板两翼边与固定板焊接在一起,这样的焊接接合部不容易张开;另外,将固定板与座椅靠背骨架接触的部分所形成区域的四条边分别与座椅靠背骨架焊接,增强了托架的焊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头枕支撑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座椅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座椅装置包括座垫、靠背1、头枕4,靠背1由一固定在靠背发泡和面套内的靠背骨架2支撑,其中头枕4支撑在靠背骨架2的顶端,用于在车辆发生碰撞时保护乘客的颈部和头部。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座椅头枕结构,包括固定在座椅靠背骨架2上的托架3、以及与所述托架3连接的头枕4;其中,所述托架3包括固定板32和固定于固定板32一端面上的弯板31,所述弯板31为由平板弯曲而形成的带有通槽的板结构,所述通槽与所述固定板32形成一连接头枕4的腔体33;所述弯板31沿通槽两侧边向外延伸而形成的翼边311与固定板3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2的另一端面固定于座椅靠背骨架2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安装头枕4的托架3由两个长方形规则板材组成,即固定板32和弯板31,其中将弯板31折弯成类似“Ω”型结构,“Ω”型的底端延伸形成的翼边311焊接在固定板32的一端面上,且与“Ω”型结构形成安装头枕支柱41的腔体33。当车辆受到碰撞,乘客头部施压力到头枕4上时,由于是将弯板31的两翼边311分别焊接在固定板32上,弯板31与固定板32的接合部具有足够的焊接强度,头枕4的支柱41不能轻易将接合部张开,有效保证了乘客的颈部及头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312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