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机凸轮轴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27261.4 | 申请日: | 200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19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保平 |
主分类号: | F01L1/04 | 分类号: | F01L1/04;F01L1/047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 云 |
地址: | 400700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通机凸轮轴。
技术背景:
发动机凸轮轴为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的发动机凸轮轴的齿轮、排气凸轮和出气凸轮多单独套装在轴上,且齿轮、排气凸轮和出气凸轮多采用铸钢等材料铸造,此种发动机凸轮轴重量大,容易滑动。
发动机启动时,活塞对吸入气缸的气体进行压缩,按照配气机构的正常工作机制,这时的进排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在接近压缩终点附近,气缸内的压力很高,这会导致启动非常困难,对于电启动发动机,其启动电机的负荷瞬间达到最高;对于手或脚启动的发动机来说,则会感到操控费力,如果施加在操作手柄或启动杆上的力不能克服上述气体压力时,操作手柄或脚启动杆会出现反弹,伤到人体或损坏机器。
为解决发动机启动时气缸内气体压力过高的问题,现有发动机上通常都设置有减压机构来进行启动泄压,其基本原理是发动机启动到正常怠速时,通过减压机构使排气门处于适应开启状态,气缸内的压缩气体可通过排气门进入排气管,从而降低气缸内气体的压力;发动机启动完成后,减压机构动作使排气门复位。
目前最常用的减压机构是与凸轮轴装配在一起的离心飞块式结构,离心飞块安装在凸轮轴正时从动轮端面上,离心飞块上连接有减压销,减压销与凸轮轴同轴,减压销的一端位于凸轮轴凸圆圆面上的轴向凹槽中,当发动机启动到正常怠速前,离心飞块受到的离心力还不大,减压销伸出于凸圆表面的那部分顶起气门摇臂,使排气门处于适当打开状态;发动机启动完成后,减压销在离心飞块的带动下隐藏在凸轮轴的凹槽里,排气门复位恢复正常的往复运动。现有的减压机构结构复杂,强度低且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机凸轮轴,该通机凸轮轴在保证强度的情况下能够降低制造成本,结构简单且实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通机凸轮轴,包括齿轮、轴、排气凸轮、出气凸轮和减压机构,所述轴端部套装有齿轮,在靠近齿轮的轴上设有排气凸轮,在远离齿轮的轴上设有出气凸轮,在所述齿轮背面设有减压机构,其要点是:所述齿轮、排气凸轮和出气凸轮用尼龙一体注塑成形在所述轴上,如此将齿轮、排气凸轮和出气凸轮用尼龙一体注塑成形在轴可轴上的各个部件可靠安装,防止滑动,由于是采用尼龙材质,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降低通机凸轮轴的质量以及制造成本,耐磨性好。
在所述齿轮上设有方形孔、在该方形孔两侧对称设有安装支耳,所述减压机构由减压主体、直角簧、扭簧和铜套组成,所述直角簧呈型,该直角簧一端穿过安装支耳将所述减压主体安装在齿轮的背面,所述直角簧另一端固定在齿轮背面的固定块上,在靠近减压机构的该直角簧上套有铜套,在该铜套外侧套装有扭簧,该扭簧一端抵在齿轮背面,另一端设在所述减压主体下部,所述减压主体上部呈“N”型,下部折弯且在端部设有与该减压主体垂直的减压点,所述减压主体上部“N”型前部穿过所述齿轮,该减压主体下部位于轴的侧面且与该轴侧壁接触,且所述减压点最高点高于排气凸轮的凸圆;当发动机启动到正常怠速前,减压点高出于凸圆表面的那部分顶起气门摇臂,使排气门处于适当打开状态,实现减压。
所述排气凸轮和出气凸轮的中心线夹角为108℃。
所述排气凸轮与减压点的中心线夹角为175~180℃,且所述减压点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排气凸轮的凸圆1.3~1.5mm,如此为最佳加压参数,使得减压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结构简单新颖,由于是采用尼龙材质,在保证强度的同事,降低通机凸轮轴的质量以及制造成本;减压机构设计更为合理,不仅能有效、可靠地实现启动减压,而且避免了将发动机启动时的未燃混合气排入大气,既环保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减压主体5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上述附图中各编号的意义是:1.齿轮,2.轴,3.排气凸轮,4.出气凸轮5.减压主体,6.直角簧,7.扭簧,8.铜套,9.方形孔,10.安装支耳,11.固定块,12.减压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见图1~图4:所示通机凸轮轴,由齿轮1、轴2、排气凸轮3、出气凸轮4和减压机构等组成,所述轴2端部套装有齿轮1,在靠近齿轮1的轴2上设有排气凸轮3,在远离齿轮1的轴2上设有出气凸轮4,在所述齿轮1背面设有减压机构,所述齿轮1、排气凸轮3和出气凸轮4用尼龙一体注塑成形在所述轴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保平,未经杨保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272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