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地址编码的红外探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11920.5 | 申请日: | 200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4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斌;张恒良;李德和;张嵩;况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12 | 分类号: | G01J5/1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地址 编码 红外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地址编码的红外探测器。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红外探测器产品都不具备地址编码的功能,在采用总线连接方式的监控系统中,由于系统内的红外探测器没有地址编码,就无法确定发生报警的准确位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国外PLC生成厂商都使用外接I/O接口控制板,对板I/O接口控制板进行地址编码,达到对红外探测器的地址编码,但对国内进行技术封锁。从经济的角度来讲,每台PLC主机在销售时一般外接的I/O接口控制板仅有2-8个I/O接口,若需扩展则必须要再购更多的I/O接口控制板,而虽然每台PLC主机的售价仅为数千元,但这个价格与每一块带2-8个I/O接口的I/O接口控制板的售价几乎是相同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地址编码的红外探测器,采用直接在红外探测器内增加地址编码模块达到对红外探测器的地址编码。
为了解决红外探测器没有地址编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释电红外探测器对一定范围内移动物体进行检测,并可以对红外探测器进行地址编码,实现红外探测器唯一地址码。
具体技术方案是:由电源、电源管理模块、基于PHILIPS P89LPC系列8位单片机的微处理器、基于MAX489芯片的通讯模块、热释电红外探测头构成;热释电红外探测头与微处理器相连,读取热释电红外探测头给出的信号并通过编码实现对该探测头信号的地理位置的识别功能;微处理器再与通讯模块相连,将微处理器所输出的报警信号及地理位置的信号再输出到所需要终端。电源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电源管理模块又分别与热释电红外探测头、微处理器及通讯模块相连。电源管理模块的功能是将电源所输出的电压按需求分配到热释电红外探测头、微处理器及通讯模块的电源接口以达到对这三部分部件供电的作用。
通过微处理器完成对热释电红外探测头进行控制、通讯连接和地址码的存储以及修改。微处理器首先完成初始化工作,初始化工作主要是读取或设定地址码;初始化后将置于掉电模式下运行,等待中断后进入运行状态;微处理器设置两个中断可以掉电模式唤醒程序运行,分别是:热释电红外探头脉冲信号和通讯请求信号。在热释电红外探头脉冲信息中断程序中,先进行脉冲计数、时间等判断,如果判断为有人,则通过通讯口向上位机发出报警信号。通讯请求中断发生后,程序进行通讯接收,接收上位机发出的设置地址码指令和检测指令,根据不同的指令进行设置或数据传输。
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接在红外探测器内增加地址编码模块达到对红外探测器的地址编码的目的。解决了红外探测器地址编码的问题,可以通过红外探测器地址编码得到精确的报警位置,以及绘出完整的监控区域的电子地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探测器结构原理框图。
图中:1-电源,2-电源管理模块,3-微处理器,4-通讯模块,5-热释电红外探头,6-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电源1、电源管理模块2、基于PHILIPS P89LPC系列8位单片机的微处理器3、基于MAX489芯片的通讯模块4、热释电红外探测头5构成;热释电红外探测头与微处理器相连,微处理器再与通讯模块相连,电源与电源管理模块相连,电源管理模块又分别与热释电红外探测头、微处理器及通讯模块相连。在实际的制备中,热释电红外探测头、微处理器及通讯模块是集成在一起的一个整体。
微处理器芯片3是基于地址编码的红外探测器的控制部分,是实现功能的运行机制。微处理器3采用PHILIPS P89LPC系列8位单片机。其主要功能有:初始化、保存地址编码、热释电红外探测头接收信息的输入、红外信号的控制、报警信息的传递、接收地址编码的设置和变更。通讯模块4采用MAX489芯片,使用RS-485通讯协议完成对传输数据的转换以及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可以实现全双工通讯方式。电源管理模块2完成外部电源与控制板各模块工作电源的电压转换工作,为板内各个模块和部件提供正确的工作电压。热释电红外探测头5以非接触方式检测出来自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将其转化成电信号输出,并可有效抑制人体辐射波长以外的外干扰辐射,如阳光、灯光、及其反射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11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爆温度变送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家用干衣机的槐米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