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随车携带式自动修复电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6200.X | 申请日: | 2009-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56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新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21410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携带式 自动 修复 电池 装置 | ||
1.随车携带式自动修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单体电池、插头与插座,插座内设置有独立的正、负极插片柱,及多组串联极点,多组单体电池均与插座内的串联电路相连接,使得使用时多组单体电池形成串联电路,插头内设置有多组正、负极插槽,将插头插入插头时,该正、负极插槽将插座内的正、负极插片柱分开,进而形成多组单体电池的并联电路;其中所述装置内还包括多组多相开关,每组多相开关包括正极接线柱、负极接线柱、开关,对于同一组控制开关,正极接线柱与第一单体电池的正极连接、负极接线柱与最后一个单体电池的负极连接,第一单体电池的正极与其他多个切换点连接为正极并联点,切换多组正、负极连接点来变换串联、并联电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携带式自动修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中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流的流向的二极管,使得串联使用 时,防止单体电池的电流直接导向用电接口及并联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车携带式自动修复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外观设置成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新,未经王立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62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