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控制落锤实验试样压入缺口深度的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104850.0 | 申请日: | 2009-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87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23 |
发明(设计)人: | 朱俊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落锤 实验 试样 缺口 深度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控制落锤实验试样压入缺口深度的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为检验金属材料的冲击性能,需要在金属试样上压一个“V”型槽。目前的压槽机存在多处缺陷:①缺少可靠的定位措施。目前的压槽机通过压头作用于试样的力值间接控制压槽深度。但对同一规格不同材质的试样来说,相同的压力并不能保证相同的压槽深度,故现有压槽机难以保证压槽深度的一致性;②压槽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全程监控,压槽完成后需立即手动操作卸载,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落锤实验试样压入缺口深度的定位装置,克服了现有压槽机的不足,不仅能可靠定位,而且便于方便地调整设定值及零位,并能在位移达到设定值时自动卸载。
本实用新型包括位移传感器、测量托板、电磁溢流阀、测量仪表及控制器件;在压槽机的机架上垂直安装一个位移传感器,在压槽机试样架或压刀架的施力架上安装一个托板,使托板刚好作用于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头;在液压缸进油管上接一电磁溢流阀。
托板用钢板制做。
在手动溢流阀旁并接一个电磁溢流阀。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压槽机进行改进,采用位移传感器作为测量部件,通过测量托板的位移间接测量压槽的深度。当位移测量值等于设定值时,开启电磁溢流阀,将通往油缸的液压油直接排回至油箱,在油泵保持工作的条件下实现液压缸卸荷。
本实用新型包括位移传感器、测量托板、电磁溢流阀、测量仪表及控制器件等。
本实用新型采用位移传感器测量缺口深度,采用电磁溢流阀对液压缸进行卸荷从而完成定位控制。在压槽机的机架上垂直安装一个位移传感器,在压槽机试样架或压刀架的施力架上(如试样架为施力架则选试样架,反之则选压刀架)安装一个托板,一般用钢板制做即可,使托板刚好作用于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头,并能实现可靠测量。传感器与测量仪表配套使用,仪表和传感器在选型时确保实现任意点置零功能,能够测量及显示正、负量值。传感器推荐采用回弹式测量头,量程不宜大于80mm。手动安装试样后,将压刀压在试样表面,此时,按下“置零”按纽,仪表将当前位置显示为“零点”,起动装置加压后,压刀开始压入试样,此时托板在垂直方向发生的位移正好等于压刀压入试样的深度,即通过间接法实现了压槽机压槽深度的测量。为实现自动卸荷,在液压缸进油管处接一电磁溢流阀,当位移传感器的测量值达到仪表设定值时,利用仪表的上限报警输出端启动电磁阀继电器,电磁溢流阀动作,使油泵输出的液压油直接回流至油箱,从而在油泵工作的条件下实现卸荷,克服了液压系统惯性对定位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有效地解决了测量定位、零点设置及卸荷问题。
当压刀压入试样的深度达到设定值时,依靠控制电路打开电磁溢流阀使液压缸泄压。该方法定位准确,校准方便(可定期用量块校准),可任意位置“置零”,可自动卸荷。当进行取样操作时,在油泵不停机的状态下,通过自锁设计,装置保持卸荷状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图。其中,托板1、位移传感器2、测量仪表3、控制器4、电磁溢流阀5。
图2是实施例的结构图。其中,托板1、位移传感器2、测量仪表3、控制器4、电磁溢流阀5、液压缸6、压刀架7、压刀8、试样架9、试样10、丝套11、手轮12、压力表13、油箱14、手动溢流阀15、电机16、油泵17。
图3是实现电磁阀控制的相关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托板1作用于位移传感器2上,并产生位移。位移传感器2将测量信号传给测量仪表3,仪表3一方面用于显示,另一方面在测量值达到设定值时利用其上限报警输出接点给控制器4发出信号,控制器4实际包含了按纽、中间继电器等执行部件,通过控制电磁溢流阀5的状态,执行加荷、卸荷等操作,也可将置零按纽装在控制器面板上,按纽与仪表复位控制端相接,通过该按纽实现仪表任一点置零功能。电磁溢流阀5的状态为“常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钢总公司,未经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4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