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冷、联动开、启模式涡轮注蜡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103803.4 | 申请日: | 2009-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5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董复兴;冯云虎;张晋东;陈国文;丁月钢;朱爱国;解飞;张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北方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 |
| 代理公司: | 太原同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07 | 代理人: | 王金锁 |
| 地址: | 037036***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联动 模式 涡轮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容式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冷、联动开、启模式涡轮注蜡模具。
背景技术
涡轮增压器是现代发动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在环境保护、能源危机等诸因素的影响下,涡轮增压器的应用得以飞速的发展。涡轮是涡轮增压器中的一个关键零件,它的作用是吸收发动机的排放能量将热能和压力能转换为机械功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叶轮高速旋转,从大气中吸收新鲜空气将之升压后压入发动机气缸,从而达到增加发动机功率,节油和改善排放的目的。涡轮在高温下工作,工作条件比较恶劣,它由昂贵的镍基高温合金精密铸造而成,由于它是一高速旋转的零件,故在装配前必须做精密的动平衡。由于发动机功率密度的不断提高,致使所需的涡轮增压器转速也相应攀升,增压器的转速越高,对涡轮的动平衡精度要求也越高。由于涡轮上可为动平衡去重的空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不断提高涡轮铸件毛坯的质量,尽最大可能减少涡轮的初始不平衡量。
在涡轮“熔模精密铸造”工艺过程中,蜡模的质量对铸件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衡量蜡模质量的标准是蜡模的变形大小,在模具规范的前提下,影响蜡模变形的主要因素是:a).模具温度的波动;b).新注蜡的过度堆积;c).开模后手动取模时人为因素造成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水冷、联动开、启模式涡轮注蜡模具,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温度波动、新注蜡过度堆积、开模后手动取模造成蜡模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水冷、联动开、启模式涡轮注蜡模具,由模具盖1和定位底座12两部分组成,模具盖1包括环形冷却水腔6、上盖板5、支撑岛13,定位底座12包括冷蜡芯3、冷却水腔7、软管、导水柱10、手柄15、拨盘11、模块2、移动锥4、拨销8、浮动套9、拨盘螺旋槽、拨叉20、拨杆21、螺杆18、螺套17、端盖19、容锥腔22,模具盖1下设有定位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盖1上设有由带有支撑岛13的上盖板5封闭形成的环形冷却水腔6,环形冷却水腔6左侧下部设有冷却水进口,环形冷却水腔6右侧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所述定位底座12里设有一对冷却水腔23,冷却水腔23下设有与软管一端连接的导水柱10,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为冷却水进、出口,所述定位底座12右侧设有与拨盘11连接的手柄15,拨盘11里设有拨盘螺旋槽,拨盘11右的拨盘螺旋槽与下端两侧带有浮动套9的拨销8底部连接,拨销8顶部与模块2连接,模块2通过拨销8和浮动套9与拨盘11相连,拨盘11左侧设有与拨杆21左端连接的拨叉20,拨杆21的右端与螺杆18的下半部连接,螺杆18两端设有一对螺套17,固定在定位底座12底部的螺套17与螺杆18的下端活动连接,与端盖19活动连接的螺套17与从定位底座12的导向孔中伸出的螺杆18的上半部活动连接,端盖19与定位底座12连接,所述定位底座12里与螺杆18顶端相对应位置设有容锥腔22,容锥腔22与移动锥4下部活动连接,容锥腔22与移动锥4下部之间设有间隙ΔN1,移动锥4的底部与螺杆18的顶端之间设有间隙ΔN2.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模具盖和定位底座均设有冷却水腔,保证了模具温度的稳定,定位底座的设计原理即“启模”避开了“手启”即人工用力往外拔而导致的蜡模变形,为提高铸件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联动开模、启模一次完成,简化了工人的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昂贵金属毛坯件的质量提高,大大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剖面线的剖面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上盖板图
图5为拨盘图
图6为拨叉图
图7为螺杆图
图8为移动锥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北方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大同北方天力增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8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套丝机多功能润滑盖板
- 下一篇:一种台式钻床清理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