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U盘无效
申请号: | 200920103270.X | 申请日: | 2009-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7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赵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钰 |
主分类号: | G11C5/00 | 分类号: | G11C5/00;G11C7/00;G11C11/34 |
代理公司: | 山西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 源;王瑞玲 |
地址: | 0323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存储设备,具体为一种双U盘。
背景技术
在信息普及化的今天,计算机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让我们感受到了计算机带来的方便,而由于工作的需要,在没有局域网相连的电脑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一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要完成此工作,只能求助于高容量的存储设备,如ZIP盘、MO盘、刻录机等,但是它们都需要额外的物理驱动,并且这些驱动器并没有像软驱一样称为电脑的标准配置。而最初由朗科公司发明的新型存储设备-USB移动储存盘(U盘),是通过USB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并进行数据存取的移动存储设备,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存储设备的问题,因为它不需要额外的物理驱动器,并且容量很大,从16MB到16GB,突破了软驱1.44MB的局限性;从读写速度上讲,它采用USB接口标准,读写速度较软盘大大提高;从稳定性上讲,可进行热插拔(即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拔除电脑外设);而且体积小、便于携带,因此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常,人们常用U盘来存储一些重要的数据和资料,所以U盘的可靠性显得特别重要,U盘一旦线路故障、使用不当或者病毒破坏,便会造成重要资料丢失,为此,人们会使用两个U盘来同时存储重要资料,但这显然会造成携带麻烦,容易遗失,而且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U盘或电脑的USB接口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需要同时使用两个U盘时存在携带不便、易遗失、操作不便、易损坏等问题,提供一种双U盘。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U盘,包括由壳体、壳盖构成的外壳,还包含嵌装在壳体内的存储芯片以及与壳盖相互配合的USB接口,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存储芯片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相互独立地安装在壳体内。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相当于两个存储盘,可相互独立使用,与现有一个U盘或两个独立的U盘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容量更大,一倍变两倍,体积相对于一个U盘较大,相对于两个独立的U盘较小,携带方便,不易丢失;
2、U盘给工作带来方便,同时也是娱乐的好帮手,所以工作一个存储芯片,娱乐一个存储芯片,文件存储更条理;
3、热插拔易造成文件丢失,所以重要文件可以在其中一个存储芯片中作备份,即使另一个存储芯片出问题,该备份存储芯片中的文件还保存完好,同时在“文件复制软件”(注:专用备份软件,可以直接下载安装使用)的配合下,备份变得更加轻松;
4、如果U盘存储空间足够用,其中一个存储芯片可作为回收站,暂时不用的文件或者不能立即判断是否该删除的文件,就可以放到回收站中,用的时候很方便就可以找出;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巧妙,操作简便,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图3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7为图6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9为图8的剖视图。
图中:1-壳体,2-壳盖,3-切换开关,4-USB接口,5-存储芯片,6-隔板,7-空腔,8-圆柱筒,9-子壳体,10-橡胶软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U盘,包括由壳体1、壳盖2构成的外壳,还包含嵌装在壳体1内的存储芯片5以及与壳盖2相互配合的USB接口4,存储芯片5的数量为两个,并且相互独立地安装在壳体1内,U盘的其它内部结构与现有U盘结构一致。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四种具体结构形式:
如图1、2所示,第一种是壳体1内设有将其分隔成两个空腔7的隔板6,两个存储芯片5分别位于两个空腔7内,USB接口4设置在壳体1两端,该结构的优点:与单U盘相比,体积适当,成本降低,文件备份更方便,容量由一倍变两倍;与两个独立的U盘相比,携带更方便,操作更方便;
如图3、4、5所示,第二种是壳体1由两个螺纹连接的圆柱筒8构成,两个存储芯片5分别位于两个圆柱筒8内,USB接口4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圆柱筒8的一端,相应地壳盖也为圆柱形,该结构的优点:中间的螺纹配合,使得U盘的两个U体实现在电脑上的同时热插拔,备份更方便,而且不用时,可组装好,体积适当,携带方便,不易丢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钰,未经赵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1032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抛弃可换修的环保多功能模块式LED灯具
- 下一篇:蓝藻收集打捞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