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显示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96810.6 | 申请日: | 2009-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岳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00 | 分类号: | G09F9/00;H01H9/18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蕴华 |
| 地址: | 300385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触摸 感应 发光 按键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显示终端装置,显示器广泛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并普及到每个家庭。显示器的面框上,一般设置有多个功能按键,用于设置及调整显示器亮度、对比度等各项参数。但目前市场上的显示器功能按键多为按钮式,采用这种按键,使面框结构复杂,且增加产品部件数量,加大组装难度,且机械开关使用寿命较短。近年,也出现采用触摸感应式按键,在控制电路板上安装铜质感应片,通过人体触摸感应产生电信号,控制显示器的设置,但为指导操作,须将显示器各个功能按键印刷到前壳上进行标识,以此区分每个按键的功能,但这种标识不鲜明,长时间使用会消损,且影响显示器整体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有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显示器,通过发光按键指导操作,按键色泽鲜明清晰,不消损不褪色,使显示器外形简捷、美观,同时为操作者提供便捷宜爽的操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显示器,包括带有触摸感应按键的显示器,所述触摸感应按键是在贴靠所述显示器面框背面设置的用于调整显示器功能的控制电路板上的多个感应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框是透光面框,贴靠所述面框背面固定设置具有形成按键功能字符透光窗涂层的滤光片,贴靠所述滤光片的背面固定设置所述控制电路板,在控制电路板上对应所述各按键功能字符透光窗的位置分别开有过光孔,并在控制电路板的前面所述过光孔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设置所述感应片,在控制电路板的背面所述过光孔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设置由所述感应片受感应而发光的LED;覆盖所述控制电路板的背面扣装其上设有与所述各过光孔对应的反光罩的反光板。
所述滤光片采用厚度为0.2~0.4mm的无色透明塑料片,所述涂层为黑色油墨印刷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触摸发光选择按键指导操作,由于LED具有较高亮度,按键字符醒目、色泽鲜明清晰,为操作者提供便捷宜爽的操作环境,且长期使用不消损、不褪色,并使显示器外形简捷、美观,易于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滤光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控制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反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的触摸感应发光按键部分的A-A剖面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有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显示器工作时的外形图;图2~图6示出了该显示器的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结构及组装示意图。如图1~图6所示,示出一种带有触摸感应发光按键的显示器1,包括带有触摸感应按键的显示器,上述触摸感应按键是在贴靠上述显示器面框11背面设置的用于调整显示器功能的控制电路板4上的4个感应片43,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框11是透光面框,贴靠上述面框11背面固定设置具有形成按键功能字符31~34透光窗的涂层3的滤光片2,贴靠上述滤光片2的背面固定设置上述控制电路板4,在控制电路板4上对应上述各按键功能字符31~34透光窗的位置分别开有过光孔411~414,并在控制电路板4的前面上述过光孔411~414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设置上述感应片43,本例中,感应片43设置在各过光孔的正下方,在控制电路板的背面上述过光孔411~414的正上方或正下方设置由上述感应片43受感应而发光的LED发光二极管42,本例中,LED发光二极管42设置在各过光孔的正上方;覆盖上述控制电路板4的背面扣装其上设有与上述各过光孔411~414对应的反光罩51-54的反光板5。上述LED连入控制电路板4中的IC芯片中,控制其与感应片43同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星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68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