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椎弓根成型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4930.2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7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一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椎弓根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椎弓根成型器。
背景技术
脊柱是支撑人体的重要结构,它是由一节一节椎骨连接而成的。当脊柱发生病变时(如骨折、肿瘤等),在治疗的同时要对脊柱进行内固定来维持它对人体支撑作用。椎弓根是每一节椎骨中连续前方椎体和后方附件结构的核心,所以通过椎弓根固定脊柱目前已证明是最坚强的固定方式。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自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至今,大量文献表明这项技术对于治疗脊椎各种疾病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但由于椎弓根毗邻周围重要的器官,如内侧有脊髓,外侧在胸腰部位有胸腔、腹腔器和血管,在颈部有椎动脉,上下侧则有神经根,任何操作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置入椎弓根螺钉,首先通过脊椎的骨性标志定位法确定椎弓根进钉点,然后用开孔器穿透椎弓根皮质,再用探针和开路手锥钻探出椎弓根螺钉孔道,置入螺钉。
而对于脊柱侧弯症,尤其是非特发性脊柱侧弯症的患者,由于伴随脊椎的畸形而可能出现其椎弓根狭窄、硬化、甚至椎弓根的缺如。据统计,仅仅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弯症患者的脊椎的椎弓根出现上述异常达60.6%。目前常用的开路锥结构不合理,前端是粗或扁的直圆柱状,不能较好地扩大、再造狭窄和硬化的椎弓根,很容易造成畸形椎弓根的医源性骨折,因此使用现有的开路锥置入椎弓根螺钉,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临床上现有的椎弓根成型器结构不合理,使用时不能较好地扩大、再造狭窄和硬化的椎弓根,容易造成畸形椎弓根的医源性骨折,出现并发症的这些问题而提供的一种椎弓根成型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手柄、钻杆、钻头组成,手柄的外侧为一圆弧形,手柄的内侧设有两个凹槽,两个凹槽的底面为弧形,两个凹槽的部位与手掌上的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相应,手柄的下端头也为弧形,钻杆的后端固定在手柄内,钻杆的前端与钻杆一体成型有一钻头,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钻头的钻尖为边缘光滑的圆形或扁圆形,钻尖为圆形的椎弓根成型器用在颈椎部位,钻尖为扁圆形的椎弓根成型器用在胸椎和腰椎的部位,钻头的断面尺寸从钻头与钻杆结合部位始至钻尖止是由粗到细渐变的,钻头上设有长度刻度线,能够准确地测出椎弓根的钻探深度,钻杆与钻头为耐腐蚀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时比较省力,可以较好地扩大、再造狭窄和硬化的椎弓根,一次成型,不会造成畸形椎弓根的医源性骨折,使用本实用新型不会出现并发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主视图。
1、手柄 2、钻杆 3、钻头 4、凹槽
5、钻尖 6、长度刻度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手柄1、钻杆2、钻头3组成,手柄1的外侧为一圆弧形,手柄1的内侧设有两个凹槽4,两个凹槽4的底面为弧形,两个凹槽4的部位与手掌上的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相应,手柄1的下端头也为弧形,钻杆2的后端固定在手柄1内,钻杆2的前端与钻杆2一体成型有一钻头3,钻头3的钻尖5为边缘光滑的扁圆形,该椎弓根成型器用在胸椎和腰椎的部位,钻头3的断面尺寸从钻头3与钻杆2结合部位始至钻尖5止是由粗到细渐变的,钻头3上设有长度刻度线6,能够准确地测出椎弓根的钻探深度,钻杆2与钻头3为耐腐蚀合金材料制成。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由手柄1、钻杆2、钻头3组成,手柄1的外侧为一圆弧形,手柄1的内侧设有两个凹槽4,两个凹槽4的底面为弧形,两个凹槽4的部位与手掌上的中指和无名指的位置相应,手柄1的下端头也为弧形,钻杆2的后端固定在手柄1内,钻杆2的前端与钻杆2一体成型有一钻头3,钻头3的钻尖5为一边缘光滑的圆形,该椎弓根成型器用在颈椎部位,钻头3的断面尺寸从钻头3与钻杆2结合部位始至钻尖5止是由粗到细渐变的,钻头3上设有长度刻度线6,能够准确地测出椎弓根的钻探深度,钻杆2与钻头3为耐腐蚀合金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一,未经刘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49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孔双脚解剖形垫片及胸腰椎前路钉棒系统
- 下一篇:小儿专用听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