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网报警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0425.0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2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亚普 |
主分类号: | G08B25/10 | 分类号: | G08B25/10;G08B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东风***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报警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双网报警机。
二、背景技术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的联网报警系统得到迅速的发展,公安部要求逐步推广有线联网报警系统的文件更加促进了联网报警市场的发展。目前,国内有很多通讯方式,其中发展最成熟、应用最广的是电话拨号方式。电话拨号主机组网简单,系统稳定可靠,能方便的将警情发送给联网中心和用户电话或手机,实现远程控制。但电话拨号报警方式的缺点也非常明显:拨号会频繁产生电话费用;另外,电话系统的诸多原因都会导致用户到中心的通信瘫痪,如用户欠费停机、电话局端故障,甚至于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破坏等,如果要完全实现对前端的查询、报警核实、电话线情况的了解等,对于联网中心来讲仍然是一个难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借用第三方通信介质的问题。
其中通讯线路容易受到破坏并且报警中心无法马上查知,是目前应用有线电话线联网报警最大的缺点。曾在河北、上海、江苏等地发生的一些类似案件,就是有人针对电话线报警联网的这个弱点实施的。当有人先破坏了用户的电话通讯线路,使得用户报警主机的报告无法通过有线电话线发送,报警中心就无法得知用户的报警信息。最终造成了严重后果,这些事件将报警方式的不完善问题以业主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方式提了出来。因此,目前的联网报警方式在技术上急需改造和升级。
为解决上述的有线电话线报警缺陷问题,就是通过发展新的通讯介质来作为传统单一有线电话线联网报警的补充和备份保障。从国际上流行趋势和技术发展方向来看今后的联网报警系统传输技术将向复合多路传输发展,复合多路传输报警,要求报警网络具备2种以上的网络连接或传输介质,且不同媒介在安全方面应该具有互补性。针对目前广泛采用的电话联网报警系统来说,在安全性上最具有互补性的补充连接方案就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介作为备用连接方式是最经济、最符合国情的实际解决方案。
现虽有一种双网报警系统,主要使用的是公共电话网(PSTN)和无线GSM技术传输。由于其设备成本高,目前仅运营于重要的金融部门和珠宝店。而其采用GSM发射模块一方面增加了联网中心运营方的设备成本,同时也增加了联网用户的通讯费用。如果GSM卡出现欠费停机或者利用手机屏蔽器进行屏蔽,联网中心也收不到用户的报警信号。
三、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就是提供一种双网报警机,可有效解决原有电话拨号方式安全系数低,系统容易出故障,容易被破坏,GSM双网报警系统设备成本高,被屏蔽或欠费停机不能进行报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控制键盘及其内的有线发射器和无线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有线发射器和无线发射器装在壳体内,有线发射器和无线发射器经导线相连,控制键盘同有线发射器相连,构成一体化双网报警结构,壳体上安装有同有线发射器相连的警号指示器.
本实用新型不经过第三方运营商即可将无线信号发射出去,可实现有线无线同时报警,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双网报警机结构示意图(未画出壳体)。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由图1、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控制键盘5及其内的有线发射器和无线发射器4,其特征在于,有线发射器和无线发射器4装在壳体内,有线发射器和无线发射器4经导线相连,控制键盘6同有线发射器相连,构成一体化双网报警结构,壳体上安装有同有线发射器相连的警号指示器3。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报警控制主机1上装有天线2。
所说的报警控制主机1上一侧上依次装有第一玻璃破碎探测器6,第一红外探头7,第二红外探头8,卷闸门磁9,瓦斯探头10,红外对射11;所说的无线发送器上依次装有第二无线玻璃破碎探测器12,第一无线红外探头13,第二无线红外探头14,无线卷闸门磁15,无线烟感探头16,无线紧急按钮17。
所说的报警控制主机1与第一有线接警机4之间的导线(如电话线)上接有用户电话或用户手机12。
所说的无线发送器可以是无线模块,有线发射器可以是有线模块,与控制键盘一起装在壳体内构成一体化的含有有线模块和无线模块及控制键盘的报警控制主机,所说的第一玻璃破碎探测器6,第一红外探头7,第二红外探头8,卷闸门磁9,瓦斯探头10,红外对射11,第二无线玻璃破碎探测器12,第一无线红外探头13,第二无线红外探头14,无线卷闸门磁15,无线烟感探头16,无线紧急按钮17也可采用模块结构一起装在同一壳体内构成一体化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亚普,未经杨亚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磁材料磁弹波应力检测系统
- 下一篇:远距离老人报警定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