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6525.8 | 申请日: | 2009-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277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余荣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高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春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液体 菌种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
背景技术
液体菌种采用现代生物发酵技术来制备菌种,与固体菌种比较,有相当大的优势,它制种快、活力强、污染少、发菌快、成本低,可以大大节省人工、场地和能源能耗。因此液体菌种替代固体菌种将是食用菌生产上必然的趋势。目前,市面上出现的食用菌液体培养器均采用电加热的灭菌方式,这种模式的培养器往往需要将电器部分与发酵罐固定在一起,不但不能随意移动,而且在操作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另外清洗也不方便,罐体高宽比例也不尽合理,不利于气动搅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移动清洗方便、性能安全可靠、性价比高、适用于食用菌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它包括罐身、罐口和罐盖,其特征在于:罐身的底部设有3或4个万向行走轮,罐身底部有供气口,罐身底部的一侧有液体菌种使用接口,罐身的中上部侧面有观察窗口,罐身的侧面中部有罐体把手,罐身的上部一侧有供气分配管,罐盖上设有接种孔和排气单向阀。
所述的罐身的直径与高度比例最好是1∶1.7~1.9。
为了接种操作方便,在罐身的上部设置两个接种器具防滑落支撑装置。
为了防止在给培养基接种时接种管与液体菌种使用接口之间脱落,在液体菌种使用接口上面的罐身上设置一个管路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利用外置热源灭菌,避免过高温度破坏营养成分,降低发酵罐的灭菌罐压,避免内置加热导致的失控风险。罐身的直径与高度比例更合理,利于气动搅拌均匀,容积可以更大,使用过程不需连续换罐以满足用种量。在罐身中部有罐体把手,底部有万向轮和液体菌种使用接口,可以非常方便的移动到接种室给栽培瓶或培养基接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万向行走轮;2、供气口;3、液体菌种使用接口;4、管路固定环;5、罐身;6、罐体把手;7、观察窗口;8、供气分配管;9、接种器具防滑落支撑环;10、罐口;11、罐盖;12、接种孔;13、排气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罐,它包括罐身5、罐口10和罐盖11,罐身5的底部设有4个万向行走轮1,罐身5底部有供气口2,罐身5底部的一侧有液体菌种使用接口3,罐身5的中上部侧面有观察窗口7,罐身5的侧面中部有罐体把手6,罐身5的上部一侧有供气分配管8,罐盖11上设有接种孔12和两个排气单向阀13。所述的罐身5的直径与高度比例是1∶1.78,罐身5直径77.9cm,罐身5高度138.6cm。罐身5的上部设置两个接种器具防滑落支撑环9。在液体菌种使用接口3上面的罐身5上设置一个管路固定环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高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春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上海高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长春雪国高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矸石、中煤脱介筛传动轴连接结构
- 下一篇:叠加喷洒式人工降雨喷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