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控制带钢纵切机组活套坑内带钢高度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0924.3 | 申请日: | 200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571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宏杰;王军;卢海峰;韩永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3/12 | 分类号: | G05D3/12;G05D3/20;B23P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 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带钢 机组 活套坑内 高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生产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带钢纵切机组活套坑内带钢高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冶金行业中,精整纵切机组主要用于带钢的纵向剪切和分卷,纵切机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开卷机11、活套坑入口侧的夹送辊12、矫直机13、纵剪机14、活套坑15、张力辊组16、活套坑出口侧的夹送辊17和卷取机18等主要部分。纵切时,工艺通过活套坑将机组分为二个部分,入口段为开卷→矫直→纵切部分,出口段为带钢卷取和打包部分。
纵切机组的纵切带钢条数最多可达15条,宽度仅为120mm,而且经纵切后,由于带钢的内部应力释放,十几条窄带钢在活套坑中的悬空高度位置各不相同,在动态纵切过程中,十几条窄带钢在活套坑中左右晃动,难以实时检测纵切带钢条在活套坑中的高度位置。传统的光电传感器活套高度检测方式根本无法在纵切机组的活套坑中实际应用,因此,在机组设备设计时,纵切机组的活套坑部分只有手动控制方式,即:在机组纵切生产时,由现场操作人员根据目视纵切带钢条在活套坑中的高度位置,指挥操作室内的操作人员人工调快或调慢出口侧卷取机的速度,以调节纵切带钢条在活套坑中的高度位置,避免堆钢或拉钢。
随着高强度轧制品种的不断拓展,纵切机组生产高强度品种钢的负荷大量增加,纵切机组在生产极限规格ERW用钢、高强钢以及超纵切机组正常生产能力的ERW带钢时,采用人工目视活套坑的手动控制方式,暴露出不适应高强度品种钢生产的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采用人工目视活套坑的手动控制方式,无法及时调节带钢在活套坑内的高度,容易产生活套堆钢、拉钢现象。
2.由于需要两个操作人员一个指挥一个调节,往往会造成高度调节不到位或调过头现象。
3.由于需要两个操作人员配合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效率的发挥。
4.由于纵切活套坑一般都深达10多米左右,现场操作人员目视难以发现某一条纵切窄带钢正在碰触活套底部的情况,而一旦发生带钢碰触刮擦活套坑底部,势必造成纵切带钢条的下表面擦、划伤。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自动控制检测并调整活套坑内带钢高度、带钢碰触活套坑底部探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事故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带钢纵切机组活套坑内带钢高度的装置,包括:设置在活套坑入口侧的夹送辊上的第一位移检测装置和设置在活套坑出口侧的夹送辊上的第二位移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位移检测装置和第二位移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为PLC。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位移检测装置和第二位移检测装置为脉冲编码器。
作为优选,所述活套坑底部还设置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接地检测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接地检测装置包括零电平检测板、绝缘检测器和阻容接地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自动控制活套坑内带钢高度、在带钢碰触活套坑底部时能探测报警,提高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纵切机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带钢纵切机组活套坑内带钢高度的装置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带钢纵切机组活套坑内带钢高度的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控制带钢纵切机组活套坑内带钢高度的装置的实施例二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控制带钢纵切机组活套坑内带钢高度的装置,包括:
第一位移检测装置21、第二位移检测装置22、控制装置23,第一位移检测装置21设置在活套坑入口侧的夹送辊12上,第二位移检测装置22设置在活套坑出口侧的夹送辊17上,第一位移检测装置21、第二位移检测装置22与控制装置23电连接。
第一位移检测装置21能检测到活套坑15入口侧的带钢位移,即进入活套坑15的钢带长度,第二位移检测装置22能检测到活套坑15出口侧的带钢位移,即离开活套坑15的钢带长度。通过进入活套坑15的钢带长度和离开活套坑15的钢带长度之差即能得到活套坑15内带钢高度,控制装置21根据活套坑15内带钢高度控制调节活套坑入口侧的或活套坑出口侧的带钢传送速度,从而实现活套坑15内带钢高度的自动控制,防止了拉钢A或堆钢C情况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0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