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远程油门调节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63042.4 | 申请日: | 2009-0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30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付立荣;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D33/00 | 分类号: | F02D33/00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昌伟 |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远程 油门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远程油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发动机为动力的工程车辆和工程机械中,随着废气排放法规的严格实施。国3及以上排放标准的发动机均采用了电子控制方式,安装有ECU电子控制单元,需要有复杂的专业知识和掌握CAN通讯协议内容,才能进行油门调节改装。给用户使用和维护带来不便。为此,一般电控发动机带有远程油门控制端口,采用发动机厂商提供或自制的电位计式油门传感器进行油门操纵。存在以下不足:油门调节速度不受控,人为操纵急加减速易损害发动机;不能实现多点油门并联手动操纵;不能自动实现与其他控制指令要求的联动增减速调节油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发动机远程油门调节装置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的发动机远程油门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包括PLC控制器、三挡自复位开关及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PLC控制器的两个数字输入端分别与远程调节油门大小的三挡自复位开关2或3的两触点的一端相接,三挡自复位开关2或3的两触点的另一端并接后与PLC控制器的数字输入公共端相接;PLC控制器内的模拟量输出正负端分别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远程油门调节模拟量输入正、负端相接;PLC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继电器触点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远程油门开关指令信号的两端相接。上述的发动机远程油门调节装置中,所述三挡自复位开关2或3是一个或两个,或是由多个并联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油门调节速度受控、可多点操纵、能自动实现与其他控制指令要求的联动调节等功能,以及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不需与电控发动机进行CAN标准通讯等优点。能融入以发动机为动力的工程车辆和工程机械的工作装置的自动控制系统中,按动作要求的转速联动调节发动机油门的大小,尽而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结构例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控制程序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PLC控制器、三挡自复位开关及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PLC控制器的两个数字输入端分别与远程调节油门大小的三挡自复位开关2或3的两触点的一端相接,三挡自复位开关2或3的两触点的另一端并接后与PLC控制器的数字输入公共端相接;PLC控制器内的模拟量输出正负端分别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远程油门调节模拟量输入正、负端相接;PLC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继电器触点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的远程油门开关指令信号的两端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结合附图2说明如下:若发动机有远程油门调节指令,PLC控制器的数字量输出继电器触点Q1和Q2端闭合,向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远程油门开关指令信号S1和S2端发指令,发动机油门不再由主油门踏板操纵,其油门调节权交给该油门调节装置控制。此时PLC控制器内程序编制周期的脉冲,同时将其内部加减计数器付低值,此低值经数值模拟转换模块转换成对应发动机怠速的电压在QUT+和QUT-两端,再加载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远程油门调节模拟量输入正V+和负GND端,使发动机运转在怠速。
若安装在工作装置操纵旁用于远程调节油门大小的三挡自复位开关2或3的增速触点闭合,IN1有输入,在内部加减计数器未到达高值情况下,内部加减计数器数值根据输入脉冲的个数递加,三挡自复位开关2或3的增速触点闭合时间的长短,确定了输入脉冲的个数,对应内部加减计数器数值经数模转换模块转换成对应发动机相应的电压加载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远程油门调节模拟量输入正负端,使发动机运转在相应的转速。假如内部加减计数器到达高值,三挡自复位开关2或3的增速触点仍然闭合,加减计数器将不再递加,维持在高值;因此,内部加减计数器高值经数模转换模块转换成对应发动机相应的最大电压加载在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远程油门调节模拟量输入正负端,使发动机运转在相应的最大转速而不失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30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用发动机左曲轴箱盖正时视窗
- 下一篇:一种联体消音排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