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的组合式雾化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61976.4 | 申请日: | 2009-08-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45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甘云华;吴湘龙;马晓茜;杨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9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选择性 催化 还原法 组合式 雾化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的喷射还原剂的喷嘴,特别涉及适用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的组合式雾化喷嘴。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为了净化烟气中NOx,实现脱硝排放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分有两种:燃烧控制和燃烧后控制。其中,燃烧后控制消除烟气中NOx的方法又以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在工业生产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虽然SCR法脱硝效率高,技术较成熟,但是在SCR法中,催化剂费用通常占到SCR系统初始投资的一半左右,且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中毒、磨蚀失效等原因而需更换,因而存在着运行费用高、设备投资大的缺点。而SNCR法不用催化剂,设备和运行费用少;但是它的反应温度窗口较窄,脱硝效率较SCR法低。运用SNCR法脱硝就意味着要走出一条提高效率的路。若是运用于垃圾焚烧烟气脱硝,由于机械式炉排炉焚烧垃圾的燃烧温度范围与SNCR法的温度窗口吻合,所以这又加大了使用SNCR法的筹码。
SNCR法脱硝是将含有NHx基的还原剂(如氨、尿素)喷入反应炉中,在温度为800~1100℃的区域,还原剂迅速分解成NH3,与烟气中的NOx进行反应生成N2。对于实际应用来说,SNCR法属于快反应,其反应的制约因素在于混合的好坏和快慢。而决定混合质量的正是还原剂喷嘴。
目前,从工程应用SNCR法的情况来看,多数采用气力雾化喷射装备,如喷枪和墙式喷嘴。长喷枪插入烟道,可以沿整个喷枪喷射还原剂,主要的优点:实现炉内多点喷射,单个雾炬只覆盖一个小范围,减少对壁面,受热面的影响,缺点是:长喷枪长期插入高温的锅炉内,会造成材料变形,喷枪弯曲而不能取出,其他腐蚀磨损情况也严重。墙式喷嘴方式,布置在炉膛的壁面上,不伸入炉膛内部,它的优点是操作和维护方便,不容易损坏,缺点是喷雾液滴难以深入到炉膛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的组合式雾化喷嘴,以实现高效率、高效节能地脱硝。本实用新型将气动雾化喷嘴技术和气泡雾化喷嘴技术结合,得到较高的雾化质量,中心喷嘴喷射距离远,可达4~6米,中间喷射的大颗粒穿透力强,周围喷出的小颗粒反应快,完全适用于垃圾焚烧炉排。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适用于SNCR的组合式雾化喷嘴包括:喷嘴外壳1、喷嘴帽4、酒瓶形管5、注液板2、超声簧片3、定位板12和内液槽壁10。
喷嘴外壳1与喷嘴帽4采用螺纹连接;喷嘴帽4喷射端的形状为圆台,圆台侧面对称布置有喷孔6,圆台上底面中心设有椭圆形整流槽8,酒瓶形管5瓶口端设有环形凸缘9,使酒瓶形管5和喷嘴帽4配合,瓶口中心设有中心喷孔7,酒瓶形管5壁面上设有的注气孔11,酒瓶形管5和喷嘴外壳1之间设有的注液板2,注液板2布置有注液孔14,酒瓶形管5上固接有超声簧片3,超声簧片3一端为刃口,对准注液孔14,超声簧片的长轴线与注液孔14的轴线重合,酒瓶形管5通过定位板12与内液槽壁10连接.
所述的注液板2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在酒瓶形管5上,注液板2和喷嘴外壳1连接为滑动连接。
所述的定位板12与内液槽壁10是螺纹连接;定位板12与酒瓶形管5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喷嘴有三个流道:酒瓶形管5和内液槽壁10之间是第二流道,其间通高压雾化介质(压缩空气或蒸汽);内液槽壁10中心是中心流道,其间通还原剂溶液;酒瓶形管5、喷嘴外壳1和喷嘴帽4三者形成外流道,其间通还原剂溶液。酒瓶形管5瓶颈内是气动雾化混合段,喷嘴帽4与酒瓶形管5之间形成气泡雾化的混合室。
第二流道由直流道和弧形流道组成,定位板12上均匀布置有高压气孔13,酒瓶形管5瓶口端的中心喷孔7为锥形孔,酒瓶形管5壁面的注气孔11为圆柱形孔,酒瓶形管5上焊接着注液板2,喷孔6为对称布置的圆柱形孔。注液板2上均匀布置有注液孔14,注液孔14为锥形孔,酒瓶形管5上固接有超声簧片3,超声簧片3一端为刃口,对准注液孔14,超声簧片的长轴线与注液孔14的轴线重合,超声簧片刃口与注液孔14的距离为0.5mm~5mm,每一个注液孔14对应一个超声簧片3。
本喷嘴融合了气动雾化技术和气泡雾化技术,外液道的液体流量为总流量的40%~60%,中心液道的液体流量为总流量的60%~40%,由阀门控制进行调节。第二流道的高压雾化介质大部分通过弧形通道进入中心的混合段,即所谓的酒瓶形管的瓶颈内部,进行气动雾化;还有一部分高压雾化介质经注气孔11进入外流道,逐渐形成气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619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