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焊接工件的椭圆连接面的自动焊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51990.6 | 申请日: | 200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1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发明(设计)人: | 卢健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诺邦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8 | 分类号: | B23K9/028;B23K9/12;B23K9/127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薛家驹 |
地址: | 528322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焊接 工件 椭圆 连接 自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焊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焊接工件的椭圆连接面的自动焊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金属管焊接以及其它具有圆周焊接需要的工序是依靠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焊接工艺水平和质量取决于焊工自身的操作水平,相同的工作,由于操作人员的不同,其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都会截然不同,导致工件上的焊缝焊接不均匀的问题,为此,人们设计出焊接圆周的半自动焊机。然而现有技术上的圆周的半自动焊机由于采用工件旋转,焊枪不旋转方式进行焊接,即工件与焊枪不是同步运转,工件定位精度要求高,工件出现稍微偏差,就会引起焊缝不平整、不均匀、可控性较差,影响工件的精度和平整度,又影响工件的质量和机械性能;市场上的圆周半自动焊机通用性差,特别是环型管对接必须全方位立体焊接,难度较大,尤其是椭圆连接面的焊接更难以稳定控制工件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焊接质量规范、通用性强且效率高的用于焊接工件的椭圆连接面的自动焊机。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焊接工件的椭圆连接面的自动焊机,包括机架、电机、用于夹持工件的夹具以及焊枪,电机、夹具以及焊枪分别设置于机架上,电机驱动工件转动,焊枪对工件的焊接部位进行焊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前端带轮组与后端带轮组,其中,前端带轮组通过传动轴驱动夹具转动,进而驱动工件转动,后端带轮组驱动设置于机架上的仿形轮转动,该仿形轮根据工件的焊接面仿形设置,仿形轮与设于机架上、用于安装焊枪的升降装置连接,仿形轮驱动升降装置作上下升降运动,使得焊枪根据工件的焊接截面作上下升降的同时对工件进行焊接。
所述前端带轮组与后端带轮组都是同步带轮组。
所述前端带轮组与后端带轮组的传动比相等。
所述仿形轮为凸轮。
所述机架上设有与升降装置相配的导轨。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的焊接机进行改进,该电机上的电机轴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上设有二组带轮组,该二组带轮组分别是前端带轮组和后端带轮组,其中,该前端带轮组驱动与夹具连接的传动轴,进而驱动工件转动;而后端带轮组驱动仿形轮转动,而仿形轮根据工件的焊接在仿形设置。该仿形轮驱动升降装置作上下升降运动。再者,机架上设有与升降装置相配的导轨。即操作人员对H型、L型或者其它呈椭圆连接面的工件进行焊接时,只需预先把工件固定在夹具,并且让焊枪的对应工件焊接面的位置上,通过电机驱动输出轴,从而带动前端带轮轴与后端带轮轴,使与传动轴连接的夹具作圆周运作的同时也使与仿形轮上的升降装置固定的焊枪作上下移动。因夹具和焊枪通过同步带轮组实现夹具和焊枪同步运作,以及该仿形轮是根据工件焊接面设置,大大提高通用性,并且前端带组与后端带组的传动比相等,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焊接机对工件的焊接质量,避免出现焊缝不平整、不均匀而影响工件的质量和机械性能的情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运行中工件与焊枪的关系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运行中工件的焊接面与仿形轮的关系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行中工件的焊接面与仿形轮的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诺邦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诺邦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19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噪声车载电站的排气消声装置
- 下一篇:双面罩消防头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