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较小蹼动阻力的蛙鞋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51142.5 | 申请日: | 200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29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发明(设计)人: | 朱满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罗园洲华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31/11 | 分类号: | A63B31/11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16000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较小 阻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用品及潜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游泳及潜水用的具有较小蹼动阻力的蛙鞋。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蛙鞋系人们水上活动或水底活动的重要装备,其结构通常包括有脚套和蹼水片,并通过脚套穿戴于人们的脚部,利用蹼水片于水中蹼打水流而获得前行的动力。当潜水人员穿上该蛙鞋潜入水中,随着潜水员双脚蛙鞋的上下蹼动而完成推进、潜入、浮出等动作。由其作动原理可知,这些动作幅度的大小是由蛙鞋在水中上下蹼动的频率、幅度和泄阻状况决定的。目前,市面上所见的蛙鞋,多为脚套与蹼水片整片连体式结构,其排水泄阻方式一般为洞孔式或开叉式,即在蹼水片上直接开口、开洞的结构。然而,此种现有的排水泄阻结构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由于其蹼水片与脚套之间的连接强度太大,使得蹼水片的变形能力小,以及其排水效率不高,造成用户在完成踢水动作后而作收脚回摆动作时,蹼水片变形困难,笨重且费力,严重影响蹼动的频率和幅度,进而影响行进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小蹼动阻力的蛙鞋,其通过改良蹼水片与脚套之间的连接结构,以加大蹼水片的变形能力,以及获得所需之排水间隙,从而有效减小蛙鞋的蹼动阻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较小蹼动阻力的蛙鞋,包括脚套和蹼水片,脚套的尾端内凹形成有用于收纳人类脚部的容置腔,该脚套的两侧向前一体延伸出两龙骨架,该两龙骨架延伸至超出脚套的前端,于两龙骨架和脚套前端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蹼水片位于该容置空间内,蹼水片的根部连接于脚套或龙骨架上,蹼水片的两侧边与脚套之龙骨架之间为分体结构,且蹼水片的两侧边分别与两龙骨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蹼水片摆动幅度的摆动限位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动限位机构包括有一连接件,该连接件的一端枢接于龙骨架上,另一端枢接于蹼水片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带倒勾的第一凸榫,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勾槽;对应于龙骨架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二勾槽,于蹼水片的侧面上设置有带倒勾的第二凸榫;该第一凸榫活动枢嵌于第二勾槽内形成连接件与龙骨架之间的枢接结构,第二凸榫活动枢嵌于第一勾槽中形成连接件与蹼水片之间的枢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勾槽,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勾槽;对应于龙骨架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凸榫,于蹼水片的侧面上设置有带倒勾的第二凸榫;该第一凸榫活动枢嵌于第二勾槽内形成连接件与龙骨架之间的枢接结构,第二凸榫活动枢嵌于第一勾槽中形成连接件与蹼水片之间的枢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蹼水片与龙骨架之间形成有用于排水的第一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蹼水片根部两侧分别连接于脚套与两龙骨架的对接处,于蹼水片根部的中间与脚套之间形成有用于排水的第二间隙。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蹼水片根部两侧与脚套与两龙骨架的对接处之间为一体连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蹼水片根部两侧与脚套与两龙骨架的对接处之间为枢接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龙骨架为具有弹性的软骨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该蹼水片的两侧边与脚套之龙骨架设置为分体结构,同时于蹼水片与龙骨架之间设置可限制蹼水片摆动幅度的摆动限位机构,当人们游泳或潜水而上下蹼动蛙鞋时,该蹼水片在摆动限位机构的作用下,作大幅度的上下摆动。特别是完成踢水动作后而作收脚回摆动作时,该蹼水片的摆动变形角度大,蹼水片的回摆阻力亦得到减小。
同时,结合形成于蹼水片周边的第一排水间隙和第二排水间隙,阻止蹼水片回摆的水流藉由该第一排水间隙和第二排水间隙中泄走,进一步使蹼水片回摆的阻力得到减小,从而在该双重泄阻的作用下,而可以更好的泄去水中的阻力、加大潜水员在水中双脚蹼动的频率和幅度、减少潜水员的体能损耗,提高了蹼水及推进的敏感度,确保运动员在相同运动效率的状态上更舒适、更省力,快速有效地完成推进、潜入、浮出等动作。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立体示图;
图3是图2的分解图;
图4是图2中M位置处的放大示图;
图5是图4的分解示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图;
图7是图6中连接件的另一视角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使用状态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罗园洲华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博罗园洲华基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511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萃取槽
- 下一篇:一种因外力饰件会晃动的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