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房异层废水回收利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42367.4 | 申请日: | 2009-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18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曹芝仁;李建;王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C1/12 | 分类号: | E03C1/12;E03D1/32;E03D1/33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22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房 废水 回收 利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异层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楼房的废水回收。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现有的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只是由抽水泵,传感器和蓄水箱组成,但是这些装置的制作成本较高,浪费电力,并且较难于使用和维护。在专利号为02128366.4的专利申请介绍了一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能收集整层特别是本层住户所有的生活废水,又不会堵塞管道且具有水质处理功能的楼层住宅节水装置,是在住户排水总管与单元排水总干管之间,串接一有自动排堵功能的集水装置,通过水位传感器控制的水泵将本层或通过水位落差将上层的生活废水,输入安置在座便器上方并设有自动喷洒消毒液和二次过滤芯的水质处理装置的储水箱,由储水箱给座便器提供清澈卫生的冲便水源,当储水箱缺水时,装置自动给储水箱补以自来水。但是,这种废水回收利用装置要使用电源,安装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楼房异层废水回收利用装置,使用方便,不使用任何电力,节能;且具有废水利用率高,无污染的特点。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楼房异层废水回收利用装置包括废水储蓄箱、储水箱,特征是:废水入口管和废水储蓄箱的顶部连接,废水入口管的末端和滤网连接,废水溢进管与废水储蓄箱的顶部连接,废水溢出管与废水储蓄箱侧面的顶部通过第一不锈钢螺母和第一橡胶垫片相连接,废水排出管与废水储蓄箱侧面的底部通过第二不锈钢螺母和第二橡胶垫片相连接,废水给入管与废水控制阀通过第四不锈钢螺母和第三橡胶垫片连接在储水箱的底部,自来水给入管与自来水控制阀通过第五不锈钢螺母和第四橡胶垫片连接在储水箱的底部,出水口管通过第三不锈钢螺母与储水箱的底部相连接。
所述的废水控制阀通过废水入口管与大浮球连接。所述自来水控制阀通过自来水入口管与小浮球连接。所述废水控制阀的高度高于自来水控制阀,大浮球的体积大于小浮球的体积,小浮球的高度高于第三不锈钢螺母,废水储蓄箱的容积大于储水箱的容积。所述废水溢出管和下一层的废水溢进管连通,废水入口管和同一楼层的生活用水出口连通。所述自来水给入管和自来水管道连通,出水口管和公共厕所的冲洗池或冲洗管道连通。所述自来水给入管、出水口管均采用塑料制成。所述滤网采用纱布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有废水控制阀和自来水控制阀,且废水控制阀的高度高于自来水控制阀的高度,使用该装置时废水控制阀优先补给楼上的废水,并且不会因为废水不足而影响该装置的正常使用,配合自来水控制阀,当废水补给不足以满足使用要求时,自来水控制阀会自动打开补给自来水,而当废水供给过剩时,废水控制阀会自动关闭,不会造成浪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废水利用率高、全自动、不耗电、无污染;不但将各楼层的废水充分的回收利用起来,还大大的省去了电力,这是它区别于其它各类废水回收利用装置的最大亮点;广泛适宜学校、写字楼、办公楼、宾馆等公共场所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废水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废水优先供给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废水收集装置A和废水优先供给装置B、废水储蓄箱1、储水箱2、废水入口管3、滤网4、废水溢出管5、废水溢进管6、废水控制阀7、自来水控制阀8、大浮球9、小浮球10、废水入口管11、自来水入口管12、废水排出管13、废水给入管14、自来水给入管15、出水口管16、第一不锈钢螺母17、第二不锈钢螺母18、第三不锈钢螺母19、第四不锈钢螺母24、第五不锈钢螺母25和第一橡胶垫片20、第二橡胶垫片21、第三橡胶垫片22及第四橡胶垫片23。
本实用新型包括废水收集装置A和废水优先供给装置B。废水收集装置A包括废水储蓄箱1、废水入口管3、滤网4、废水溢出管5、废水溢进管6、第一不锈钢螺母17、第二不锈钢螺母18、第一橡胶垫片20、第二橡胶垫片21。废水优先供给装置B包括储水箱2、废水控制阀7、自来水控制阀8、大浮球9、小浮球10、废水入口管11、自来水入口管12、废水给入管14、自来水给入管15、出水口管16、第三不锈钢螺母19、第四不锈钢螺母24、第五不锈钢螺母25、第二橡胶垫片21、第三橡胶垫片22及第四橡胶垫片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423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